人群頓時動了起來。
議論聲更加熱鬧。
旁側。
年近七十的大儒吳海,轉身看著一群年輕讀書人,滿臉正義道:“楊朱、墨翟、釋迦牟尼、老聃的學說,不是聖賢的正道;管仲、商鞅、申不害、韓非子的政治主張,不是政治的王道;、野史不是正史;語言支離、文辭華美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這些都能誘惑人們的思想情感,引導人們走入邪道,今天,燕王在福建推行鄉土村社、僱工身股制,本為微末之術,卻妄圖將術化道,樹立為等同於三綱五常的道!這就是邪道!”
“我等讀書人,必須撥亂反正!”
一群年輕讀書人,頓時如同打了雞血。
“捍衛正道,我等甘願捨生取義!”
“燕王若是不停止他的行為,學生願血諫當場!”
“一文先生……”
……
“無恥!”
沈仁冷哼一聲,低語:“蠱惑一群思想單純,衝動年輕人,到底誰是邪魔妖孽?咱看,陛下這些年,就是太仁慈了!”
葉茂苦笑。
這個吳海可不好處置。
對方學識淵博,平身以教書為業。
對鄰里、窮苦人家子弟,不收學費。
僅在案側擺放一竹筒,學生來學日,就在竹筒中投擲一文錢,用於集中購買燈油,用於夜晚自學之用。
因此被稱為‘一文先生’。
福建很多想讀書,卻無機會的農家子,成為吳海的學生。
吳海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現在大明官場,就有很多吳海的學生。
此刻,跟隨在吳海身後的讀書人,很多就是受吳海恩惠的農家子弟。
這些年輕人,感恩吳海。
等同於燕王身邊那群孩子,感恩燕王!
在這一點上,兩人還挺像的。
現在,有著相似經歷的兩人,卻要引發矛盾衝突。
以何種方式收場,他不清楚。
嗚嗚嗚……
就在此時,號角聲響起。
葉茂頓時精神一震,收起亂糟糟思緒。
所有人與葉茂一樣,循著聲音看去……
燕王的海軍,自從早期配合遷徙百姓後,最近一年多,再也沒出現在福建沿海。
百姓不明白原有。
沈仁、葉茂等人卻明白。
這是為了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