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班的張文遠是個有潛力的學生,你要注意和他處好關係,其他幾個重點苗子你也要多關注一下,正確引導。”穆雲邊走邊交代。
陳淼重重點頭,表示自己保證完成任務。
看得出來,學校對學會的事真的很重視,而自己能在其中混到一個位置,應該也是穆雲努力幫自己爭取來的。
看來自己這幾天兢兢業業的工作得到了穆老師的認同,想到這裡陳淼屁股後面的小尾巴就翹了起來,得意的搖啊搖,就跟他的狗乾爹一個模樣。
事情的進展非常快,當天臨海一中加臨海附中的七十五名“文化人”就收到了校方通知,通知他們要在放學後於操場邊原器材一室的大門口集合,舉行臨海學會的正式授牌儀式。
在短暫且隆重的授牌儀式上,穆雲鄭重的從校長手中接過“臨海學會”的牌匾,然後將其端端正正地掛在了原本器材室的大門上。
從此以後這裡就是臨海學會的辦公地點,在這場即將到來的世界變革中,臨海一中的希望就在這兩間小小的器材室之中了。
校長看著器材室上的那個龍飛鳳舞寫著“臨海學會”的金漆大牌匾,眼神火熱。
一眾的校領導也是神情激動,在場的老師裡唯有穆雲神色淡淡,似乎還有些想笑。
陳淼也想笑,但是他不能,在現在這種時候打擾各位校領導的意吟無疑是給自己的學會打雜生涯畫上句號。
他和穆雲對視一眼,然後也用熾熱無比的目光注視牌匾,和他身後站的直直的七十五名學生作者一起,帶出了一股子肅穆感。
只有這樣,才好苟資源啊,學校越重視這裡越好。
學校的做法也不能說是錯,雖然可能反應過度但也不失為有先見之明。
雖然不成神沒屁用,但是能把握到的學校還是儘量抓住,正如穆雲所說,接下來的變化方向沒有人知道,正如二十年前沒人知道寫小說居然可以改變世界一樣。
所以學校如此做這是人類的天性,也因為這麼做其實是沒什麼成本的。
花的不是在座各位自己的錢,而是學校充裕的經費,但是其中藏著的香火情和麵子卻是在座的諸位校領導笑納了的。
在座的這七十五人只要進了“臨海學會”,他們寫作之路上的第一個印記,打上的就是臨海一中的標籤。
未來他們的成就就是整個臨海一中的成就,互為犄角,相輔相成。
所以學校給予了臨海學會職權範圍內最大的重視,不僅所有的成員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獎學金,表現優秀的學生還會有額外的獎勵。
以後只要在天啟系統堅持連載的學生,也都會被引入學會,享受同樣的待遇。
這個血可出的不小,在刻意引導下,參加學會的學生會越來越多,如果數量達到幾百人,一個月可就是幾十萬的支出了。
搭上了便車的陳淼,也正式得到了“臨海學會秘書長”這個聽起來很牛逼的職位。
雖然暫時只能管他自己一個人,可是卻蹭上了工資,一個月足有3000塊之多!
做個打雜的就能賺上這麼多,陳淼只覺得心滿意足。
這下他徹底的了無遺憾,好處一分沒少。
他自己的書就是報上去,按這個標準也就只能領個1000元/月而已,這一下變成了原來的三倍,算是大賺了。
而且報上去就不可避免的要暴露自己撲街十年,只有兩人追讀的黑歷史。
要臉的陳淼選擇繼續瞞著。
等跟在穆雲身後笑呵呵的送走了一應校領導,除了穆雲之外,留在這裡的就只剩下學生們了。
全是新人,大家都有點兒靦腆。
臨海一中的學生們還好些,那十幾個猝不及防被拉進來的臨海附中的學生們就有點慌了。
這裡就數他們是弟弟,不乖不行。
其中一個小個子的弟中弟,他上學比較早,據說現在只有11歲,那瘦弱的小身板縮在活動室一角像個鵪鶉似的。
其餘初中生們也是緊緊的環繞在他們的主心骨,唯一一個重點培養的初中作者陳厚吉身邊,在那個角落報團取暖。
而在校領導們都走了之後,放開了的高中生們則開始高談闊論,互相打探著訊息,吹著自我感覺良好的牛逼。
兩邊的精氣神涇渭分明,初中生們很明顯的被忽視甚至無視了。
雖然這是正常現象,可這樣下去可不是陳淼希望看到的。
在請示了穆雲後,陳淼“使用童工”,拍了拍陳厚吉的肩膀,叫上了所有的初中生,讓他們屁顛屁顛的跟著自己去買了一大堆水果瓜子奶茶,並託他們分發給所有人。
“謝謝學弟們!”
“謝謝,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