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嬤嬤進了大殿,先是規規矩矩的給太后磕頭請安。
“老奴給太后娘娘請安。”
“起來吧。”
“謝太后娘娘。”
你去安平郡王府多長時間了?”
“回娘娘的話,已經有一個月了。”
“他們那一家子規矩學的如何?”
“三百二十條宮規一家四口已經背熟,至於禮儀方面郡王妃略差一些,倒是嘉禾縣主學的極好,幾乎跟老奴教的不差。”
花嬤嬤是太后宮裡面專門教授禮儀的兩位嬤嬤之一,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從她口中聽到極好這詞。
但安平郡王一家只是小角色,根本就不配太后記掛在心上,所以問過幾句之後便讓花嬤嬤退下。
而郡王府,等到花嬤嬤一走,一家子就急吼吼的收拾東西打算回金家村,再過不久可就是秋收,他們若是不回去準備的話,家裡那幾百畝稻子要怎麼辦?
現在這些對於現在的兄妹二人來說都是小事,但對於夫妻二人說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所以兄妹二人也就讓爹孃去操心,主要是看他們這段時間來京城住著實在是無聊,給他們找點事做也好。
他們一家來京都城也有一個多月,這麼久的時間周邦只鍾情於院子裡那塊菜地,而蓮氏平時做的最多的就是幾人穿的裡衣。
蓮氏也自知道自個的手藝,現在身份不同了,他這手藝著實是拿不出手,所以現在給幾人做的最多的就是裡衣。
別的四季衣裳,自有府上針線房的繡娘來做。
話說他們進宮謝恩沒兩天,屬於郡王府一家規制的衣郡就已經送到了府上,一家四口每人兩套衣裳,一套是進宮時候穿的,還有另一套是祭祖時候穿的。
可等到第二天,一家四口終歸是沒走成。
天才剛亮不久,宮裡的太監就已經到了郡王府,說是皇上的旨意,宣嘉禾縣主進宮。
夫妻二人都有些擔心,不知道皇上單獨見自家女兒要做什麼,而周嚴那裡早就聽妹妹說起過皇上對他們一家的所圖,心裡並不十分擔心。
至於本人周魚那就更不擔心了,跟著公公一路進了宮,到了御書房門口知道皇上上朝還沒回來,所以周魚只能跟著宣旨的小公公一起在御書房外等著。
不過也沒讓周魚等太久,一刻多鐘的功夫皇上就回來了。
周魚跟在後面進了御書房,等皇上落坐後上前行禮。
“嘉禾給皇上請安。”
“免了吧,賜坐。”
聽到皇上的話,一旁候著的小太監忙搬了把椅子到周魚邊上。
“謝皇上。”
周魚也沒有想太多,大大方方的坐了,一路進宮走了這麼久她腿也有些酸,正好歇歇。
見周魚並沒有緊張,皇上也挺意外的,這一家子好像都不怎麼怕他。
朝上那些個老臣仗著兩朝元老的身份倒是不怕他,但是也有顧忌,平時也會顧及著君臣之禮,像這樣的賜坐都是不肯坐的。
而底下那些怕他的,若是聽到他賜座必定會誠惶誠恐,可週魚很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