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3章 強勢出擊

在這次事變中,集體領導制顯示出卓有成效的優越性,中|央警衛局也在履行中|央意圖、抓捕叛亂分子中立下大功,所以張漢卿準備把它在各個方面發揚光大。

首先在保衛中|央的安全上,中|央警衛局內部成員進行了改組,並在全國各省都組建了同種部門,以策應當地黨政高階官員的安全。中|央警衛局雖然與它們平級,但因為是首都,局長例兼中|央辦公廳副主任,高配上將,如姜化南。

中|央警衛團也有升格。本來師級配警衛連,軍級配警衛營,軍區一級配警衛團,則中|央從名義上也要配警衛師。當然碰到“中|央”兩字,升格是自然的。

因為發生了官兵強衝於一凡住宅之事,所以其職能也有擴充:警衛師負責對中|央一級領導人及其家屬派遣貼身警衛人員,並且負責保衛中|央要害機構、地點(天安門、中南海、北戴河、國會大廈、軍委大樓)及中|央領導人住所的安全。

領導人外出,則由中|央警衛局負責協調各地警衛局力量,並負責協調當地公安武警,出行則由各地警衛局配合警衛師完成任務。

作為直接保衛中|央領導安全的特種機構,中|央警衛師內部也有大幅度改革。

首先,師長、副師長、參謀長、政治部主任這四駕馬車都兼中|央警衛局副局長,雖然軍內職務不同,但在政治上的待遇是平等的。他們與中|央警衛局局長組成一個5人制的常委會,共同負責特殊形勢下的命令統一問題。

譚海擔任警衛師的師長,若不是其識字不多是硬傷,應該早就晉升為上將的;副師長劉多荃例兼北京衛戍區第一副司令,他做過軍隊管理和情報管理,在保衛工作上是一大裨益。

參謀長魏益三是政工幹部出身,做過軍校教員,也曾經帶過兵。

而新晉的師政治部主任張競渡在上次的陰謀叛亂中堅定信念,是粉碎陰謀集團的大功臣,事後張作霖直接越級提拔。這個職務將例兼北京衛戍區政治部的第一副主任。

1926年底,沒有比張氏父子“死而復生”更有喜劇性了的,也沒有比其後在中|央政治局、中|央軍委的動作更讓人驚訝的。

國慶節後,張漢卿醞釀已久的減少軍人在政治局中的比重、並充實中|央軍委的計劃開始在其後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軍委委員、國務院組成機構的負責同志都列席了會議。

辦法就是把一些在外統兵的軍委委員調回北京擔任新職、讓仍然位列於政治局委員的部分軍委委員退出政治局,並在政治局補充部分文職官員。

這項決定將在明年初的人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落實。在這次大會上,張漢卿提出了“軍委委員應集中在中|央,除非需要,不兼政治局委員,專職于軍隊建設”的構想。

所謂“集中在中|央”,是因為目前中國的交通狀況,使部分主要職務在外的軍委委員們很難真正履行其作為“三軍司令部”的領導職責,如擔任武漢軍區司令的戢翼翹委員。

所謂“不兼政治局委員”,就是指的目前在政治局中的戢翼翹、汲金純、于學忠、楊宇霆、郭松齡而言。

前三者是軍區司令員,例來在政治局活動中可有可無也不怪他們,一是路遠,二是有老、小張在,他們的票都是擁護票張漢卿已經取得政治局的絕對優勢,因此對他們的“佔位置不做事”的現狀準備給予改變了。

這其中,特別被“降職”的是于學忠。他本來是政治局委員,現在被要求拿掉這個頭銜,相當於從副國級降回了正部級,因為在醞釀的新軍委委員中,地方軍事一把手不再進入。

楊宇霆、郭松齡級別不變,仍然兼著軍委委員,但是他們的政治局委員的頭銜將同時去掉。楊宇霆還去掉總裝備部長兼職,由張孝準升任。

不出意料,張孝准將由中將晉升上將。

汲金純調任國防部副部長、戢翼翹調任副總參謀長,算是給他們的一個補償;只有于學忠因資歷問題暫且無法晉升、且華南一隅中|央鞭長莫及,有他在也算是東南屏障。作為對他的激勵,張漢卿發文讓他兼管華南艦隊,行政級別保留副國級。

接下來演變成八大軍區互調了:蘭州軍區司令邢士廉調任新成立的北京軍區司令,把相當重要的京畿防線交給他,也算是給奉系老將一個心理安慰;

成都軍區司令萬福麟調任武漢軍區司令,濟南軍區司令於珍調任蘭州軍區司令,南京軍區副司令、代司令張自忠調濟南軍區司令,算是正式擠身大司令員之列了。

升濟南軍區副司令兼28軍軍長荊有巖為成都軍區司令,第4軍軍長張維璽接任南京軍區司令,北京軍區副司令趙恩臻兼北京衛戍區司令。其第4軍、第28軍軍長遺缺,分別由張誠德、扈先梅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