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
對於李志凡的反擊,網友們集體圍觀,並且集體高潮。
很久沒看到李志凡這樣霸氣外露了。
也很久沒看到李志凡的暴脾氣了。
尤其是那些說這部電影甩鍋的,看到李志凡的回擊,都氣炸了。
電影裡明確說了,是製藥商開的價格太貴。
但是沒有說研發團隊有任何問題。
當然,也不可能說,那就相當於快餓死的時候,別人給了碗飯,還罵別人做的不好吃。
在李志凡的回擊裡,他將研發團隊和製藥團隊進行了分別。
如果要細分,在製藥團隊裡,還有政府投資的製藥廠,以及私人的製藥廠。
一個網友在李志凡的快博下回複道:
“看了一下差評,基本是那幾個自詡為專業獨立影評人給的,果然又要說電影語言,商業媚俗之類的,如果把這個電影拍成趙文成、吳肅雲那樣,影評人們就會集體高潮,但你們其實喜歡的是影院裡就坐著你們兩三個人那種感覺不是嗎?喜歡的是因為被禁而到處尋找洩露版不是嗎?喜歡的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不是嗎?如果真是那樣,你們還會反過頭來賣力的拉皮條,給所有人推薦,但沒有這種電影,電影人會在時代急速拋棄弱勢群體的鉅變中,完全失語!”
趙文成是很有名的禁片導演,年輕時候拍的電影敢於直接就罵上面,那怎麼可能被透過呢?
後來成熟了,依然拍禁片,因為只有拍禁片他才能賺到錢,很多外國人給他錢,讓他拍醜化中國的禁片,甚至已經不是在揭露現實了,而更多是為了黑而黑,可能也是國家禁了他太多的片子,讓他心裡扭曲了。
吳肅雲拍的道不是禁片,但誰也看不懂,有人說細節很深,但大部分人都會買票,他這個人也很怪,二十年就拍了兩部電影,每一部的演員都不超過10個。
比如他的第一部電影,也是講一個病人家庭,從丈夫開始生病,到家庭崩塌,妻子以賣yin為丈夫治病,意外懷孕後,本來想打掉,因為這是某個客人的,她也養不起,但是被這個客人知道後,原因花20萬來買下這個孩子,最後孩子出生,丈夫去世,電影結束。
全片就在一個兩室一廳的破舊老屋子裡拍攝。
丈夫從一開始就躺在床上,演完了整部戲。
妻子進進出出,但從不拍她在外面的時候,只拍她在家的時候,所有的情節,都是靠著她和丈夫的對白,和領居的對白推進的。
後來賣Yin是在家裡,和丈夫的病床就隔著一道牆,後來生孩子也是在家裡,還是和丈夫的病床隔著一道牆。
整部劇的成本很低,大概只有幾萬塊,最多不超過十萬。
這部電影也成功上映了,票房只拿到七萬,連成本都沒收回來。
很多影評人都說這是一部神片,揭露了社會現實。
但是也有很多看過的觀眾表示,這只是表現了一個悲慘家庭,全場沒有看到任何求助政府,政府幫忙的場景。
甚至連政府拒絕他們求助的對白,也沒聽到一句。
彷彿那就是空氣,不存在於電影的世界。
為什麼呢?
或許只有導演自己知道。
但這樣的電影,就是被這一些影評人捧為聖經。
而李志凡拍的《我不是藥神》,卻被他們瘋狂打擊,太過商業,太過媚俗,亂丟鍋亂扣帽子。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