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影評人也開始做反擊。
最先跳起來的一個影評人叫賈高尚。
這是他的筆名,至於真名不知道叫什麼,或許真如自己起的筆名一樣,他就是個賈高尚的人。
賈高尚在自己的快博上第一個主動艾特李志凡。
不過,他繞開了帥鍋這件事,而是討論男主角“程勇”的神性。
質疑道:“作為一個正常人,我想問一個問題,作為獨立的個體,我們真的又為他人的痛苦乃至生命承擔的義務嗎?
相信大部分人會沉默不語,也許我們中大部分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難題與困境中摸爬滾打,自顧不暇,哪還管得了那麼多人啊?
普渡眾生的,從來都是神明!
程勇的形象,曹斌的形象,都被賦予了神性。
現實中會有這樣的人嗎?
或許有,但卻是極少極少數。
我們遇到的更多人,可能是唯利是圖的商人,冷血堅硬的執法者,而電影把他們變成了英雄主義,卻忽略了社會的真相。
這樣的電影,會讓我們在遇見艱險的時候,渴望有人像神一樣來拯救,遇到一位活菩薩。
殊不知,這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神,能救人的從來都只是人而已。
所以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就是一場騙局,大家千萬不要被電影內容迷惑了,這不是什麼現實電影,當一出故事看看就行了。”
賈高尚並沒有言辭犀利,或者是像李志凡那樣,直接髒話出口。
但是他直接將電影定性為“假”。
而就是因為電影的“假”,所以讓他覺得這部電影不靠譜,不真實,所以這不是一部可以被稱作高分好片的電影,爛番茄上100%的新鮮度,更是不靠譜的。
李志凡專門看了他這個反擊,看完後自己都笑了。
直接在他這條快博下回複道:“你把這話,發給那些捐過款的網友,發到那些眾籌平臺上去,讓他們評價評價你吧!”
或許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救所有人。
但是當大家的力量,都集合起來,這股能量就變得非常強大。
全國那麼多慈善募捐基金會、希望工程,不就是人世間的活菩薩嗎?
只不過有那麼一些假慈善而已。
李志凡當天就在快博上宣佈,將聯合滬市天使兒童基金會,將把《我不是藥神》的所有票房利潤,全部捐出,併成立兒童慢粒白血病基金會,為全國患有此病的兒童,盡最大努力提供各種幫助。
訊息一傳出,那些影評人放的屁,就沒人去聞了。
全國有此病患兒童的家人,一時間也都喜大普奔,激動連連。
李志凡還在快博上表示,希望觀眾們能夠都去買票看電影,並懇求有能力的觀眾,可以多買幾場,因為每賣一張電影票,就會有一半的票錢,捐給基金會。
基金會方面也表示,將在APP上公開透明該款項,用區塊鏈的方式,每一環節都呈獻給清清楚楚的大家。
這一方式,極大的帶動了票房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