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六章:哪個苟貨打我小報告!?(合二大章)

想到這,郭誼忽然在專注中思緒通達,又出現了一條脈絡,於是微微點頭,探出頭來對車伕道:“去司空府。”

“是,先生。”

……

壽春。

擴建十分宏偉的城中衙署,再稍微改建即可變成行宮,只是在高閣、宮院等建築上還差了少許。

在正堂前也有四方通達的廣場,廣場上有兵馬巡防,這些巡防的兵馬也都是裝備精良,廣場正面的行道上,文武不斷通行,人數倒是也很多。

在揚州取得極大功績的袁術,真正於今年一掃當初潰敗於匡亭的陰霾,不再懼怕那個衝到自己面前來羞辱袁氏的小子。

其實他早已忘記是誰了,只是隱約還記得有那麼一回事。

在收取了揚州諸郡之後,在合肥停下,淮揚一部完全落入手中,再加上南陽還有些許地界,足以資幾十萬兵馬糧食。

袁術囤積糧食的辦法也很簡單,軍隊文武吃糧食,奴籍和百姓去吃魚蝦便是,而他平日裡則是多有山珍海味,喝的都是蜜水。

在袁公路看來,他在江南一帶稱霸,收容賊兵四十餘萬眾,其中大多數是一方賊匪之首來投奔。

這些人,當時所盤踞流竄的地界,本來就沒有敵手,現在聚於他袁氏之名下,也一樣是大將之才。

至少各郡縣,都可以壓制住百姓,不讓其奔逃,不讓民眾再暴亂,長此以往下去,這些類似奴籍的人,也一樣能夠透過耕種,來獲得糧食。

再者,麾下諸將中,還有黃蓋、程普這種歷經生死百戰的英豪,孫堅家那個虎子,也逐漸闖出了小霸王的名號,以鼓吹其勇武。

現在唯一缺少的,便是才俊大儒,軍師智謀者。天下大多數的智謀,應該都去了袁紹處,那是他當年為討董盟主,少時就有聲名傳播於世。

形勢到此處,袁術其實都還沒有感覺頹唐,依舊不算失望,因為他知道江東子弟多才俊,除卻荊襄之地外,南方的才俊多在江東水鄉。

因水鄉各府的學派,大多在此處所傳,揚州而下到江東諸郡,六十餘縣,也算是當初沒有遭到黃巾之亂影響的地區。

所以反而能夠繼續辦學商學,得不少文人雅士奔逃隱居,大有另一個潁川的態勢,只是沒出那麼多名滿天下的今學高士罷了。

袁術拿下了江東,就等同於拿下了一處擁有天塹以據守、有沃田以農耕、有人才以任用的真正富庶之地。

富庶,不只是說錢財那麼簡單,就好像江東若說富庶,那是因為人才,在其他地方的人才都已經被佔據的情況下,這裡還未逢明主,那就是富庶之地。

川府之國,有山險、劍閣可守百年,入蜀之道何其難也,想要攻克下來至少數年之功,其地人傑地靈,物產豐富,也稱得上富庶。

此數地,能取一處就可以先行佔住重要的一角,有所根據方可繼續壯大,袁術很是明白這樣的道理。

那現在對於他來說,真正頭疼的就是這天子東歸。

他收到詔書的時候,在家中直接頭暈腦脹的鬱悶了一整日,而後又去與那些年輕貌美的妾室幾乎整了一日。

才讓他明白自己現在的兩難之境。

“天子,怎麼就這時候東歸了呢?而且偏偏還就在曹操的手中!”

袁術怎麼都想不明白,為何蒼天待他如此之薄也?若是天子再蒙難個一兩年,說不定就可以去到江東了。

然後把江東士族一拉攏,再換掉自己麾下這些賊兵,不斷吸納良才,未必不能南面稱王,再和袁紹南北割據而治,如此天下如何不是袁姓之人。

可現在偏偏就要他臣服於潁川的天子,下了一封詔書來封他為侯,再拜為後將軍,重新依附漢室。

這矛盾一下就來了。

袁術麾下的將士,甚至於現在號稱的幾十萬人,都是不滿漢室而起義造反的賊匪。

好不容易歸附於我了,投奔的都是存活之理,想要食飽飯而已,那我再帶著他們回去投奔漢廷。

這不是,造了一圈的反,又回到了當農民的日子,誰人肯幹?

若是真臣服了,估計下面的這些將兵第一個就不服,而若是不奉詔,又等同於他袁術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天子的諸侯。

如此,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偏偏這種事,他能商議的人也不多,唯有一個閻象耳。

此時在大堂之上,袁術臉上皺紋遍佈,癱坐在座榻上用右手撐住了自己歪斜的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