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易爾?
趙桓看著高俅只想給他倆耳光,當然這是在心裡,嘴上並沒有說什麼。
“吳玠,讓張叔夜、聞煥章、王煥、徐京、王文德、梅展、張開、楊溫、李從吉、項元鎮、葉春、王瑾分批進來,其他人看好一個也不準走!”
說完還悄悄向他示意了一下高俅,吳玠立刻就明白了,太子殿下仍然信不過高俅。
趙桓當然信不過高俅,剛才屋子裡面的話只是權宜之計,現在只是不是跟高俅生死搏鬥的時候,對他最有利的就是借力打力,先用高俅把梁山收服,再用梁山的人對付高俅!
不僅是他,趙桓相信高俅心裡面也是在與他虛與委蛇,一旦脫了身回到東京,會立刻跑到趙佶面前告狀。
所以,什麼效忠書、什麼未來的承諾,對兩人來說都是一張紙,只是個態度,而且是現在的態度,實際上都沒當真。
各自的目的就是高俅保住了自己一命,趙桓順利接受了軍權。
“張叔夜張太守,太子殿下有請!”
張叔夜走進裡屋,屋裡面只有趙桓和王稟,張叔夜見了禮,被趙桓讓到了座上在下首坐下。
張叔夜是文武全才,並不是一個純粹的文臣。他起家是以軍事起家,做太守就是來奉命壓制梁山賊寇的。實際上要不是張叔夜,山東早就全面淪陷了。
兩人一上一下坐定,趙桓道:
“張太守文武兼備,壓制梁山賊寇多年,結果還被高俅童貫之類責怪,張太守受委屈了,本太子代表大宋向張太守說一聲抱歉!”
趙桓第一句話就讓張叔夜大吃一驚,急忙從座椅上滑落在地跪倒:“太子殿下何出此言?張叔夜對大宋赤膽忠心,從未有過對朝廷不滿!”
趙桓急忙扶起張叔夜,道:“我就是知道張太守對大宋赤膽忠心,才有此一說!我大宋不缺賢臣良將,可惜賢臣良將如今出不了頭;我是知道張太守有報國之心,想要重用罷了,張太守不必多心!”
張叔夜又跪道:“臣觀殿下剛才才是智勇雙全,我大宋有太子殿下,實乃天下百姓之幸!既然殿下有心扭正乾坤,臣願為殿下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好!”趙桓等的就是張叔夜這句話,大喜道:“如今韓存保和荊忠所正缺主將,張太守願意統領否?”
張叔夜激動道:“臣願意帶領這一萬五千人為殿下赴湯蹈火!”
“有張太守相助,平定梁山的勝算又多了兩成!”
趙桓欣喜不盡,同張叔夜又說了些本地局勢的事,才讓張叔夜退下去收攏整軍。
第二個是聞煥章。
趙桓對於這個人心裡還是有些不放心。雖說傳聞聞煥章足智多謀,而且從他少有的幾次勸諫高俅的事上也能說明這一點,但此人與滿朝大臣多有交往,在朝中很知名,這讓趙桓有些不清楚聞煥章真實的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