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趙桓把他排到了第二位。
當然,趙桓還是擔心錯失大才,他這次直接走到門口去迎接。
“小人聞煥章,參見太子殿下!”
聞煥章正要進門便看見了趙桓,不過他仍然神色不動,只是人顯得很恭敬,而且很講規矩。
“聞先生快快請起!”
趙桓一邊扶起聞煥章,把他讓到座上,自己在旁邊陪著坐下,一邊暗中打量。
聞煥章大約三四十歲,相貌身材普普通通,出乎趙桓意料的是,他身上並沒有特別濃重的書生氣,反而全身上下充滿了神秘,像一汪深泉讓人看不到底。
這種感覺,讓人第一時間就有了即將在智商上被碾壓的覺悟;而且聞煥章身上還有三分正氣,正直的人見了自然會產生一些親近,但若是奸佞之輩見了那就可能有一些不舒服了。
趙桓聯想到聞煥章出道三十年,雖然結交大臣無數,但卻仍然是個教書先生,心下有些瞭然。
又是一個被奸臣耽誤的人才!
趙桓組織了一下語言,當下說道:“小子趙桓,早聽道聞先生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智慮無雙、正氣凜然,滿身高士風範不見俗氣,正是如今天下需要的人才!”
“可惜如今朝堂上都是蔡京、楊戩、高俅之類的奸徒,對於有能力的賢臣有使不完的手段去打壓,深究其情無非是擔心正道人士上位後不容他們。像聞先生這樣的大才,滿身正氣,讓這些人見之膽顫,所以才讓先生教了幾十年書!”
“趙桓不才,想要匡正寰宇,滌清世道;但也知道力有不逮,眼前天下還被奸佞把持,想跟他們對抗必須得有足夠的實力,否則一不留神反而被他們暗算!”
“不滿先生說,剛才我跟高俅相互虛應、相互安撫,就是因為我知道現在不是跟他們對抗的時候。”
“大宋內憂外患,想要逆轉乾坤談何容易?我要十年定內患,十年平外寇,拼盡死力用二十年給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這需要大量的賢才猛將相助,猛將不難尋,只是天下賢才能淨守其身者可不好找,而先生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趙桓誠心請先生相助一臂之力,但又恐先生覺得我德淺才薄,或者想明哲保身,因此不敢貿然開口,只敢在此暗中詢問。先生若同意,我願以師禮相待;先生若不同意,趙桓不敢強求,只願先生他日不要相助奸臣逆黨!”
“殿下此何言哉?”
聞煥章忽地站起,在堂中站得筆直,手指著天激憤道:
“聞某豈是為一己安危而苟且偷生者?天道不彰,聞某豈是願意置身事外者?聞某寒窗苦學三十年,若說不願為官確實不實,但奸佞當道聞某不願同流合汙。如今大宋江山危如累卵,聞某結交官員正是因為心中萬分憂懼,實在不願眼睜睜看著生靈塗炭。”
趙桓急忙道:“是小子失言,先生勿要氣惱……”
聞煥章轉身而拜,慷慨道:“既然殿下不懼生死願意力挽狂瀾,聞某又何惜一身?大不了粉身碎骨就是,聞某有何懼哉?願隨殿下赴湯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