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劉備這樣的人,才能讓諸葛亮自由發揮他的本事。
讀完前面的內容,諸葛瑾又繼續看第二張帛書。
可這一看,他立刻皺緊了眉頭。
在信上,諸葛喬表示自己已經暫時離開諸葛亮身邊,來劉禪身邊服侍,這讓諸葛瑾看的一頭霧水。
劉禪?
他掐指一算,心道劉禪今年才12,諸葛喬跟在他身邊能做什麼?
孔明這不是讓喬兒平白浪費光陰,大材小用了嗎?
不過,諸葛喬自己沒有表示出什麼不滿,言語中還隱隱表示非常喜歡這個任務,這讓諸葛瑾微微有些焦急。
呵,喬兒畢竟還是少年心性,準是從劉禪處尋得什麼珍玩,這兩個少年人便混到一塊去了。
如此豈能成大事?
在往後看,諸葛喬又表示了對孫劉兩家關係的擔憂。
魯肅還活著的時候(215年),呂蒙就展現出主戰派的姿態,頻頻摩擦,要跟關羽為難。
呂蒙知道,若是那時候跟劉備翻臉,只能白白便宜了曹操。
可隨著第二次合肥之戰的詭異慘敗,東吳眾人對北進有了巨大的心理陰影,
這些年,呂蒙坐鎮陸口,又開始頻頻挑釁,找關羽的麻煩了。
諸葛喬希望諸葛瑾能調和一番孫劉兩家可能的衝突,以湘水之盟定下的土地為界限,以名存實亡的姻親為臉面,共同討伐國賊曹操。
諸葛瑾看得陣陣唏噓,他是孫權的親信,自然知道孫權現在的計劃。
呂蒙向孫權提出全據長江,佔據白帝、襄陽、南郡三個關鍵所在,可保東吳一世無憂。
諸葛瑾雖然覺得呂蒙的設想簡直是做夢,但孫權覺得頗有道理,整個東吳現在也在按照這個部署緩緩執行。
至於什麼孫劉姻親,先不說孫夫人已經逃回東吳,
就算孫夫人和劉備好的蜜裡調油,這段婚姻也不過是維持兩家臉面的權宜之計,
真涉及到雙方利益根本沒用。
除非孫權把吳國太嫁給劉備,然後劉備立孫權當接班人……
諸葛瑾腦補了一番,自己也覺得頗為荒謬,繼續讀著兒子的家書。
兒子的家書非常正常,只是在最後稍微詢問一番江東陸遜人品如何,以及江東陸氏有沒有良善在野。
這讓諸葛瑾有點懵。
陸遜是誰?
陸家有人叫這個名字嗎?
還有詢問陸家子弟的情況,這是什麼意思?
獨在異鄉,諸葛瑾的神經非常敏感,他已經從中聞到了一絲陰謀的味道。
兒子不會莫名其妙問一個小人物吧,這個陸遜……
難道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