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天色向晚,若再尋覓不到吃食,不僅引得山腰中的師兄師弟遍山尋身,更待耽擱正情。
倘若那幫塞林敵軍趁機殺至,而那時派居空空,豈非因一己之過,平白葬送了江湖同道的性命。
林旭這般憂思,心繫孃親與雲棲,告誡自身絕不可輕易作棄,定要出山會聚他人。
見前方雲崖,後方草地,自也不願迴歸舊途,便立身朝前走去,妄圖有甚麼生機突現。
待至步崖口時,踢向足邊石塊,石塊飛向前空,轉而傾下崖去,林旭蹲身貼地細聽,聽那石塊落崖風聲,竟如墜落深淵,半晌不聞落地聲響。
可見山崖深不見底,定是無路可走,思至此節,林旭又一陣悵然落神,坐於崖石,眼觀前霧迷濛,如同此刻自身的處境一般,茫惘無擇。
林旭面色枯虛,全身乏力,唇口發白,嘴角開裂,暈目轉頭,直欲睡地不覺,由此生了短念,反正無路可走,不如就此棄生,也好過餓昏猝亡。
雙手再也支撐不住,歪身倒地,眼眸迷離,腦中百轉千回。
思憶玉笛山中的逍遙自得,每日持笛修習,跨步楓林,傾耳品曲,仰面靜視晨陽東昇,夕日落山。
時常孤身一人,時常與雲棲一道,時常又至青瑤雅觀,那時無憂無愁,聽風吟,觀山笑,世間悲歡盡相無,脫塵俗,踏逸觀,仰首群喚山霧行,
若問何時著紅衣,不落思,隨意行。
林旭沉夢幾時,忽震頭一抖,睜眼四瞧,只見一隻山鳥自崖下揚空飛起,細長鳥嘴口含果塊,林旭異住。
轉而欣喜若狂,心知崖下定有野果可尋,登時忘卻疲餓之感,站身踱至崖口往下俯窺,見下處雲霧繁複,瞧不見一物。
暗思若就此縱步躍下,身下若無落定之物,定然要摔下崖去。
本欲使輕力緩緩而下,待見到可攀之石時,再靠身借力,轉而平穩著陸。可一來自身功短,未能控力穩當,二來身疲肚餓,定然不便使力運功。
由是隻得行尋常之法,反身蹲下徐徐挪步至崖邊,再一腳輕輕踏空,靠壁貼去,直至尋到借力之處,再挪上另一隻足履往下滑去。
待雙足置穩,再緩緩屈身而下,雙手攀住崖石,低首瞧壁,忽見腳下一顆大樹現之,枝上結有果碩,林旭大喜之下,足下一滑,摔身傾落。
頓覺萬物皆空,眼前一片昏黑,旁周石壁雲霧匆忙劃過。
本有料外奇遇,卻因一時奮然,大意失足,這下萬事皆休,倒也似是一種解脫,再也不用整日戰戰兢兢,東奔西逃,時時刻刻便有被塞林發覺之險。
也未有清水鎮被困之境,懸鎮鳳來客棧的烈火焚天,不必親臨同道之人葬身火海,被塞林亂箭穿心。
不必隨孃親幫主沿江忍餓,也不必面見滿地亂墳,悲涼人心。
或會升天,或會落獄,總好過苦海無邊。
臨到死絕之際,林旭徐閉雙目,靜待黃泉。
然身旁突而劃過一片枝葉,林旭急睜眼目,眼前一瞬似是樹枝木梢,突地全身掛於樹脖。
致使樹脖彎下,林旭後衫掛梢,後背盡是刮痕,頭髻散落,烏髮披下,見樹脖細長,又見其循循而下,便知撐不了多久,於是轉身雙手環抱樹脖。天天
慢慢將衣衫自梢上脫下,待不受後衫卡身時,借力縱上一躍,全身翻空落至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