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波及遠近千里的微微顫動,好似地震將至。一座形同缺月的島嶼之上,醇潤光芒幾經明滅,忽地多出二三十個人來。
這二三十個人,自然是歸無咎一行。
除了歸無咎、荀申三人和四位天玄上真外,另有十餘人,都是幾位上真的隨侍扈從,功行從金丹境至步虛境不等。只是往來之際,此輩都是眼觀鼻,鼻觀心,好似修了閉口禪的功夫,絕不額外引人注目。
駐足之處,並非半始宗宗門所在神燻島,而是一座名為倦遊島的島嶼。
神燻島佈局緊湊,並無多餘地界佈置合界法陣。因而將數千裡外一座相當於神燻島一半大小的島嶼——倦遊島立作佈陣之所。七十七家隱宗,有半數都是雷同此例。
諸人甫一落地,將近二三里外一座小小竹樓之中,有人起了一道遁光飛馳到近前。到近處時,看清楚是一箇中年修士,身著尺許高的方帽,高領華袍,腰懸雙層繫帶,手藏袖中,長袖逾膝。
這人一身離合境界的修為,想必在半始宗內,也是佼佼者。
至於他這一身裝束,並非刻意奇裝異服,而是半始宗內職司制度如此。通報姓名,此人姓津名渠,乃是半始宗四位護島令使之一,今日正輪值到他。
津渠執禮甚恭,一一見過四位上真之後,又出言盛讚了歸無咎彌天大勇,將隱宗命運氣數,一身系之云云。
最後津渠見來人對這些虛詞似乎有些不耐,這才小心翼翼地道:“不知諸位是直往嵌虛峰去,還是暫時先往敝派做客?”
嵌虛峰,自然是頂上生湖,暗通陰陽界天的那座孤懸高峰了。
問出這句話來,津渠自己也是心中忐忑。
他如何不知,眼前諸人,不但歸無咎等三人是未來隱宗一系的扛鼎人物,就連四位天玄上真,能夠承擔與聖教祖庭會晤的職責,也必然是功行卓著的門面人物。
按理說掌門真人應當親來迎接,千方百計的拉近關係才是。
就算半始宗秉承無為淡漠的宗旨,並不願與其餘各宗走的過密。但是出於禮數,說幾句熱誠相邀的場面話,也是應該的,決沒有把人往外趕的道理。
但是如此答覆,乃是上真之命。他也只有依命行事。
此言一出,無論是四位上真,還是歸無咎等人,都是微微一愕。
越湘上真嗤笑一聲,道:“貴宗當知,與聖教一方的比試,乃是在五日之後。現在我等去那陰陽洞天,難道去喝西北風不成?”
越湘上真面容姣好婉約,兩束長髮垂在身前,有三分女相。但是想不到性格卻與面貌不符,極顯鋒銳。
見津渠惶懼,姚純上真擺了擺手,和聲道:“不必拘束。我等之所以提前五日出行,正是要順道拜望貴派高柳道友等幾位上真。”
“另外,這也是道尊諭示。大戰之前,歸無咎等人,若一意在自家洞府之中苦修備戰,難免心意疲憊。因此借貴寶地暫歇三四日,權當是調轉性情的法門之一了。貴宗勝地,正可調理其性,淵嶽其心。”
姚純上真輕描淡寫幾句話,登時便將津渠安撫下來。
津渠不再遲疑,立刻言道:“請諸位稍後,某這便開啟路引。”
津渠轉身遁走,返回來時的竹樓之中,似乎撥動了什麼機關。待他再回返時候,島上已經凝成了一道若有若無的淡淡清氣,通向遠方。
隨著津渠指引,歸無咎等人各起遁光,片刻間就離了倦遊島,沿著那一道清氣,置身於一處寬闊無際的赤色海面上。
依稀可見,離島數十、數百里,有一盞盞明燈,浮在水面上約莫十餘丈的高度,似乎將整座倦遊島,圈禁起來。
除了四位天玄上真以外,歸無咎三人,以及諸上真的隨扈之人,都是面色鄭重,小心翼翼,唯恐偏離了那一道清氣軌跡,生出事端。縱然有四位上真在側,定來得及出手護持。但是若能主動避免,還是不要出現這等大掃雅興的事情。
他們雖然是第一次半始宗,但是有了前輩經驗傳告,對於這赤海淵的神異早有耳聞。
赤海之淵。無論是岸邊還是島嶼。若是在距離地陸不遠處飛遁,甚至潛水,都完全無恙。但是若是突破了一定的距離,那就難免神意疲漲,難以自持,連原路回返也全然不能。一旦跌落水中,此水能阻絕五氣,若無人救援,必然溺斃。
這個距離的界限,金丹修士是三十里;元嬰修士是五百里。天玄境之下,無人能越過千里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