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二十八章.白雪紛紛化赤霜(十八)

將時光前推數刻,正是普風隨著遼金聯軍逼近涿州城的時節。

自從坐上北遼國師之位,普風的性情反倒比過去越發地謹慎了十成。

沒有辦法,當初他受烏靈聖母指派,以摩尼教引渡神通演化光明天柱,將洞光靈墟的那一位很是得罪不淺。

雖然烏靈聖母這位幕後主使見機得快,早早就退入光明淨土之中,看起來那一位也沒有追究小魚小蝦的心情,算是逃過一劫。接下來,宋遼大戰又起,那一位似乎在宋境內很是呼風喚雨了一番,宋軍伐遼的變故中就很有洞光靈墟一脈弟子活動的跡象。

此界仙佛中人攙和王朝更替雖然有些犯忌,但只要看明瞭天數所鍾,也算是成就一場功德,甚至是化解道途殺劫的無上妙法。這本來也不稀奇,但是教中高層接下來的安排,卻讓他感覺有些不對。

那鼉龍陣,本該是採擷身具龍種血脈的異獸蛇蟲,以血飼之術催成靈智不全的鼉龍兇獸,佈置下的一個旁門陣法,走的是兇獸血殺的路子。但是教中高層安排下來的這個鼉龍陣,卻是大為改變,是用那些天外異怪帶來的異種怪蟲,寄生在活人身上,以其腦宮氣血神魂為滋養,催生而成。比起那原版的鼉龍陣,這已經不能說是旁門左道,而是徹徹底底的邪魔手段。

他肩頭葫蘆裡盛的近萬斤鼉龍丹,外頭那一層軟膜看似堅韌無比,實際上遇著唾液就化。包裹在軟膜中的,就是那些形如蝌蚪的半沉眠怪蟲,只要吞服入口,自然能借著丹丸下肚的瞬間,藉助丹丸外膜上暗藏的後手,將這些怪蟲挪移進入脊柱之內,送上腦宮。

自然,這種怪蟲進入腦宮,便比送只食人魔進嬰兒房還要慘烈十倍,人身七情六慾、神魂所繫,皆在腦宮,偏偏這種怪蟲眼中,不論是七情六慾這些近乎本能的心志變化,還是先天靈明、後天智識這些神魂存在的基本,都被視為無上美味,吞噬殆盡。

而將這些東西吞噬一空之後,那空蕩蕩的顱骨之內就成了那怪蟲孵化的巢穴,漸漸就生成章魚一般的核心,徹底取代這具肉身原主。不獨腦宮變化如此,以脊椎為主線,身軀也要經過怪蟲改造變化,一如修行中人奪舍之術,肉身廬舍也要隨之改換樞機爐鼎。

若換了十數年前,僅此奪舍食魂一事,就能引動當境地祇警覺,一旦地祇示警,必然進而驚動巡天神將,便是雷部火部齊至,也是說不準的事情。而普風好不容易修到即將證入長生的當口,便要因為勾連此事,不得不面臨一場天刑雷劫!

但如今不但天將無蹤,地祇正神也沒了什麼掌事的正主,只有些許不成氣候的鬼吏,就是未脫凡身的野腳道士,若懂得些許粗淺符咒之術,也能使喚得動。這樣的環境下,曾經天羅地網一般嚴密的天地,如今卻鬆快得讓他這得道大妖舒坦無比,有陣子甚至有事沒事就想要仰天長嘯。

前提是不要惹上那些好管閒事、不曾飛昇的大神通之士!

偏偏他就招惹上了一個,還是他修行千年所見,殺性最重的一個!

此刻,那人便在北地,那佔據涿易二州的宋軍,實際上皆是此人的門人。

若不是那些以生靈神魂為食的天外異怪到來,並且有勾連外道神明顯化之相,引走了那位石真君的絕大多數注意力,普風可是一點也不想留在遼金聯軍陣內。

但是樑子早就已經結下,現在想要撇清也未免太遲了點。為今之計,只能是儘速協助那些組成鼉龍陣的天外異怪,攻破涿易二州,一口氣將教中安排之事做到完滿。

就算因此惹動那位石真君的殺機,現在那位正被這群天外異怪所尊奉的神明絆住,一時半會也騰不出手來找自己算賬。只要能抓緊時間,憑著對教中的功勳,得了上升光明淨土的機緣,那麼便是石真君想要事後算賬,自家也不怕他什麼了。

正是抱定這個念頭,普風動作自然也是極快,一開始因為畏懼殺孽引來天劫而略顯保守的手段,都一股腦地用了出來。

迷魂符,惑心咒,顛亂七情,勾牽六慾,這些個陰損法子,普風對著遼金兩軍首腦使了一個遍……摩尼教的心法,本來就是要將心內情志以光暗雙分之法化作聖魔二極,講究的就是“聖者登天,魔者墮地”,若作用於人心之上,也是一等一玩弄人心的神通。

只是千年修行,頭頂此界天規地律,更有雷劫時時刻刻引而不發,雖然一朝擺脫樊籠,千年來形成的慣性還是讓普風約略保留了些許辣手。似耶律大石、完顏宗翰、完顏宗望等似有大氣運在身的人物,他雖然一般地催發七情,卻是換了一個方向用力。

似耶律大石,本來就是一腦門子“保全大遼宗社,重建耶律氏王業根基”的念頭,只要稍稍扭轉些許情緒,將“執著”催化成了“執念”,甚至不用普風開口,耶律大石也會覺得“一部身具異能的虎狼強軍,縱然殺性太重,食人為樂,也必成大遼中興之基”。

至於完顏宗翰眼中的野心,完顏宗望那一望可知的復仇恨火,普風和尚也是一處都沒落下,統統催化到了十分。

七情六慾,雖然是生而為人必不可少之物,然而不論是源出“自我”的七情還是根乎“本我”的六慾,比起人之為人的那一點先天靈明,終究落了一層。不論是執著、野心還是恨火,受到摩尼教光暗聖魔雙分之術引化,那便是“一念可升光明淨土,一念可落暗魔地獄”,竟是絲毫再不由人,而普風和尚更是就引著三人的念頭就朝著人性陰暗的一面走。

摩尼教這等法門運用,化光成暗,本就很有些外魔染化內魔的意味,只是沒有走入極端,直接將人身化為魔物,反倒正合適普風眼下的狀況。

以遼金首腦們的全力推動,這支聯軍基本上都吞了鼉龍丹,那些消化較快的人,嘴角不斷吐出的紫紅色觸鬚就是明證。但看在普風眼裡,誰消化了誰就得顛倒著看了。

這樣一支全由天外異怪組成的兵馬,以那些異怪近乎佛門禪唸的神通手段,若真要去圍攻哪位散仙宗派的山門,說不定都能一鼓而下!

……

………

論修行,比神通,耶律大石和完顏宗翰肯定拍馬都趕不上那位已在蜃華江中修煉千年的烏魚精,但是縱然千載苦修,又得了摩尼教正傳法訣,在排兵佈陣這方面,普風也根本就是個門外漢。

為將者,也有高下異同,所謂“沉而有謀,御軍齊肅,包羅英雄,使群才各當其用”,這是有謀有略的一軍大將之姿;稍次一等,也要是“領一偏師,所向無故”,才算得上猛將;若只是至於那輩只有“膽氣果敢,奮捷矯悍”八字可以稱道的,便只是鬥將之流。

耶律大石和完顏宗翰都可說是天資出眾又不乏戰陣經驗之人,已經算是領軍大將一級的人物,可在這樣的軍將眼中,那等悍勇敢戰、武藝精熟的健勇武卒,卻未必是真正合適計程車兵。養兵帶兵的法門,南邊宋國那位開國皇帝其實說得就很清楚了,好兵的標準不是武藝過人,而是“安辛苦而易使”。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