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魏文成被看見,那麼是被誰看見?
自然是讓星界之門看。
雖然星界之門一貫對星界冒險者秉持著不干涉主義,但是一旦有人越過了界,制裁便也隨之而來。
何況魏文成這樣已經上了通緝名單的,一旦行蹤被發現,那還能有個好?
劍意卻是絲毫不亂,反倒更多了一絲嘲笑意:“迦羅文殊那樣的土著,對星界之門抱有不切實際的敬畏,我很可以理解。然而身為星界冒險者,更應該清楚星界之門的定位裡從來不包括‘全知全能’、‘有求必應’這兩條。”
何謂“全知全能”?自然不是散仙位業的極境“遍知一切法”,自然也不是佛門所謂的“一切智”。
所謂散仙“遍知一切法”,所謂佛門“一切知”,到最後不過是通達一切變化的表象。
在玄門,便是由“有情有形”的地煞之術轉為“出有入無”的天罡之法,故能知一切有為無為相生之道,故名遍知一切法。
仙道修行至此,出於有,入於無,共天地而同一氣,
在佛門,便是從小乘四果轉入辟支佛果一流,能知因緣和合之理,能知世界、眾生、三世果報,故名一切智。
佛門修行至此,亦
然而這樣的境界,雖然看上去很高大上了,但距離“全知全能”還很有點遙遠。
至於“萬物在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這樣的定義,放在單一的虛空小界中,那些獨立封閉的虛空小界的所謂“主神”或者可以這樣自詡。但是放到整個多元宇宙,就顯得困難重重。
因為真正的“全知全能”,至少要能夠連一個單體宇宙中最小的粒子運動都全面掌握,那麼才算得上單體宇宙層面的“全知”。
而只有這樣,才能夠“把單體宇宙現在的狀態視為其過去的果以及未來的因”,於是能夠用因果律去進行全面的分析。就像古典時代物理學家宣稱的那樣:“未來只會像過去般出現在智者面前。”
但是要達到這一點,星界之門資料庫必須能夠進行十的一萬零一百二十次方運算,在單體宇宙中,這個資料本身就超出了宇宙基本粒子的總數。就算是對星界之門而言,這樣的超級計算機也只會是造成財政赤字的吞金巨獸,完全得不償失——
魏野也很清楚這一點,然而星界之門為什麼使用因果律點數作為通用貨幣?
連一個粒子也不放過的“全知”固然不可能,但是以每一個星界冒險者作為基點,卻能夠進行因果律的模糊統計,只要樣本相對較少,機率相對較大,那麼古典時代物理學者所假設的那個無所不知的智者,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還原出來。
為什麼天網恢恢,卻疏而不漏?因為每一個星界冒險者本身都扮演著這張天網上的經緯線。
這也就是星界之門對因果律最經濟有效的使用方式。
……
………
對身上漸漸增多的一道道符印滿不在意,魏文成冷笑回應道:“雖然很想稱讚你的有趣想法,但你既然提到了因果律,便應該知道,因果律在微觀世界下沒法再做模糊統計,於是相對大的機率也不存在,就算是星界之門的營運部門LHG,如果他們不肯投入足夠多的預算,那就該知道,在微觀世界中,粒子的位置與動量不可能同時被確定。而這,便是我的存身之道,更不會被你所捕捉。”
“正相反,倒是你,以道基演化無量光明砂,看起來也像是入微之境,玄妙無端,卻露出了一處致命破綻——”
話未畢,殺機至,劍意飄渺無跡,卻為無量數仙官法相冷然擋關!
火劍舞,火符動,火鳳鳴,火蓮開,仙官法相無量數,符陣變化無量數,能焚一切陰邪穢惡,卻是難擋這道演化萬千的飄渺劍意。
一尊很平常的仙官法相,持劍橫於胸前,似要擋住那道劍意來襲。然而劍意近前,卻是發出一聲金聲玉振般的清響!
仙官法相身後,同時顯出三重面相來。
是旒冕袞服的帝君。
是竹冠道衣的散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