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權猶豫了一下,勉強點頭答應。
幫病人注射這種含有共生菌的原生態液體,對他來說,只是舉手之勞。但是萬一發生意外,到時候誰都擔負不起這個責任。
霍金教授的孫女這麼快便出現了神經中毒現象,那是因為她還很小。
身體各方面的機能發育尚未成熟。
所以要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噬血真菌的排洩物毒害。
這也是為什麼嬰幼兒的食品、用品,都有著近乎苛刻的安全檢驗標準。因為一些對於成年人來說,不會造成傷害的毒素劑量,對嬰幼兒卻有可能致命。
李權給霍金教授的兒媳婦注射了共生菌以後,嚴密觀察著她的反應。
如果出現很強的不良反應,肯定要想辦法立刻救治。
……
又是兩個小時過去了。
很幸運,無論是霍金教授的孫女,還是兒媳婦,都很安全。
李權給她們注射了管狀蠕蟲體內的共生菌以後,她們的病情出現明顯好轉。
如果不出現意外的話,她們應該很快就能痊癒。
李權是最早注射共生菌的人,他現在已經感覺與正常人沒有太大區別。面板上的無數裂紋,已經有絕大部分癒合了。
能夠這麼快恢復,可能也與他的體質遠強於常人有一定關係。
病房內,洋溢著喜悅的氣氛。
每一位病人都看到了生的希望,李權等人注射共生菌後得以迅速恢復,讓大家都看到了顯著的治療效果。
時間一眨眼又過去了一天。
李權原本被顛倒的作息時間,已經得以自動糾正。
他沒有再出現白天昏睡的情況。
葉茹的昏睡時間也已經明顯縮短。
霍金教授的兒媳婦、孫女,病情都有明顯好轉。
特別是霍金教授的孫女,昨天受到神經毒素侵害時,痛得亂打滾,不斷慘叫。今天再也沒有出現過那種情況,精神狀態也明顯好轉了許多。
實驗室的研究比想像的要更慢一些。
科學研究本來就屬於慢工出細活。
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絲毫不能馬虎。
有可能一個小環節出現問題,研究時間延長一兩個星期都很正常。
這時候,三位最早感染的古董商人,情況又開始出現變化。
原本吃了胡蘿蔔以後,他們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可是胡蘿蔔只能減緩病情,主要緩解面板開裂,對噬血真菌並不會造成實質傷害。
這相當於華國曆史上的清朝晚期,一味的想著賠白銀、割讓國土來餵飽外國侵略者,一點都不現實。
會議室內,何領導、吳兆興院長、趙海堂專家等人,一個個正襟危坐,表情嚴肅。
“實驗室還沒出結果嗎?病人恐怕已經等不及了。”何領導的語氣很是沉重。
“我們疾控中心的科研人員研究觀察時,發現管狀蠕蟲體內的共生菌多達一百多種。其中能夠消滅噬血真菌的細菌有兩種。一種是食甲烷細菌,一種是屍腐細菌。可是我們使用小白鼠做實驗時發現,白鼠對這種噬血真菌有著很強的免疫能力。
它們能夠與噬血真菌很好的共生共存,不會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後來我們換成了兔子做實驗。這回倒是沒有再出現上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