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七十九章 新時代的大幕

“咱讀書的時候,經常看到有的帝王啊,好大喜功,他的志向是廣大的,可是卻忽視了當下,這是很危險的苗頭。”

朱元璋教導的說道。

他要把自己的人生智慧,教給自己的下一代。

“咱這輩子並不比誰聰明,可是明白一個道理,只有做好了當下,才能圖謀未來,很多帝王因為驕傲,看不到地面,他們的眼裡只有天。”朱元璋說到了楊廣。

“這個人很聰明,比大多數人都聰明,而且很驕傲和自負。”

“可是這麼聰明和驕傲的一個人,卻把好好的一個國家敗壞了,因為他只看到了天,卻不願意看眼地下的道路。”

朱元璋很擔心眼前的孫兒。

這位年輕人很聰明,懂得許多道理,做出對於民族千秋萬代的規劃和佈局,有自己和他老子的看顧,可謂是一帆風順,從來沒有遇到過坎坷,朱元璋很憂慮。

物極必反。

自己死後,老四死後,眼前的孫兒還能保持睿智嗎。

“請皇爺爺放心。”

朱高熾自信的說道,“無論孫兒內心的規劃如何遠大,必然以當下百姓的願望為重,告訴他們道理,耐心的引導他們,而不是不顧百姓們的希望,強迫他們遵從自己的意願。”

朱元璋連連點頭,不住的叫好。

“對,就是要這樣。”

“你的敵人,永遠是你自己,剋制住自己的貪婪和傲慢,永遠保持一顆求道的心。”

朱元璋很高興。

他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可以掛念的了。

大明很好。

大明的百姓也很好。

未來。

大概也會很好。

交趾。

交州。

大明平復交趾。

受朱棣的旨意,寮國宣慰司、車裡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緬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麗川平緬宣慰司、乃至新任命的底馬撒宣慰司、大吉刺宣慰司、底兀宣慰司、大古刺宣慰司。

十一宣慰司的宣慰使,或親來,例如寮國宣慰司的刀線歹,或者派遣使者,例如緬甸宣慰司。

合計大小數千名使團抵達了交州,拜見大明太子朱棣殿下。

這就是收復安南的威力。

也是朱棣歷史上為何要收復安南,配合七下西洋的佈局之因,只是可惜因為安南的長期叛亂,並沒有達成朱棣的目標,如今今非昔比。

“遵守大明的禮法,建立道學,子弟們都要讀聖賢之道。”

朱棣再次重申了要求。

至於承襲的事情,已經是舊例,朱棣同樣提醒了一遍。

刀線歹和車裡宣慰使有矛盾。

兩人吹鬍子瞪眼,可見到朱棣的時候,皆老老實實的跪在下方,沒有人敢冒頭。

安南可是東南亞一霸。

數百年來,安南欺負別人的多,被別人欺負的少,如今在大明手裡,不到兩年就徹底歸服,誰也不敢嘗試大明的兵戈。

更有云南各地土兵在安南的戰事。

經過一起作戰,人心變得更齊不提,對於新軍的戰鬥力,人人都看在眼裡。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