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七十九章 新時代的大幕

大明雲南南部的土司,領地並不清晰,與南部各宣慰司都有過爭奪,雙方知根知底。

打勝仗是根本。

大明在安南的勝利,勝得如此乾淨利落,就是最大的底氣。

“我等必然在領地內建立道學,子弟人人讀書。”刀線歹恭敬的說道:“只是我們寮國宣慰司讀書人少,還請朝廷派遣讀書人來。”

朱棣笑道:“教書的先生,大明會派來的。”

不等宣慰使們答話,朱棣臉色一沉,“你們受封我大明,由我大明委任為宣慰使,對你們有大好處,你們內部充滿了敵對部落和勢力,仗著我大明的旗號,可以說是為非作歹。”

“從今日起,各宣慰使不得興兵戈,如有內部部落叛亂,也必須稟明朝廷,獲得朝廷同意,才能興兵平叛。”

哪怕是寮國。

境內也不止有刀線歹一部。

只是刀線歹的實力最大,而且早早的派遣使者向大明稱臣,因此給予回報,封他為寮國宣慰司。

和琉球王國是一樣的道理。

琉球王國不提小的勢力,主要有三大勢力,分別是山北、中山、山南。

早在洪武五年,中山王最先入貢,向大明稱臣,因此被封為琉球國王,獲得了最大的好處。

洪武六年。

山北王和山南王一同進貢。

此時山南王和中山王聯合與勢力最大的山北王爭鬥,互相攻伐,朱元璋派了太監去琉球王國,下令三王不得再生兵戈,一同入貢,然後才賜予了山南王、北山王的封號。

這就是大琉球國和小琉球國的來歷。

大明認定了琉球國三王,周邊的小部落紛紛歸順三王,例如宮古島酋長與那霸勢頭豐歸順中山,不久,八重山酋長也前來拜見中山王,奠定了中山王的勢力範圍。

東南亞也是如此。

因為明朝的冊封,獲得了最大金主的支援,給了各宣慰使大忙。

當然了。

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守得住。

例如西北的哈密王安克帖木兒,完全屬於自己無能,竟然被瓦剌分裂出來的首領鬼力赤汗下毒毒殺,不但害了自己,也讓哈密失去了穩定,戰事激烈,當地百姓民不聊生。

大明的朝貢宗藩體系,以及內附土司的政策,屬於雙方都享受好處,雙贏的方式。

哪怕大明國力陷入衰敗。

朵甘都司和烏斯藏都司,乃至其餘的都司等,仍然堅守大明的旗號,保持了兩百餘年的穩定。

後世不少有心人的帶動下,許多人嘲諷大明的冊封是個笑話,屬於大明自賣自誇而已,實際上大明的冊封是很值錢,意義非常大,否則也不會當大明都亡國了,不少的土司,竟仍然儲存大明的冊封,一直儲存到了後世。

大明亡國了,還儲存幾百年,完好無損,可不是輕鬆的事。

因此朱棣的強硬,雖然讓很多宣慰司內心不爽,可也沒有人捨棄。

這些宣慰使是比以往軍閥性子更強的存在。

他們有自己的軍隊,更重要的是部族,他們有自己的部族,這一點超過了普通的軍閥,所以不能輕易的對待。

“可是我們與朝廷的距離太遠,一來一回只怕誤了事情。”

緬甸宣慰使的使者帶頭說道。

所有的宣慰司中,緬甸是勢力最大的一支。

東南亞東邊的小霸王是安南,那麼西邊的小霸王就是緬甸。

至於後世的泰國,現在還沒有成型,剛剛興起的暹羅,也是大明朱元璋所封的國號,要到十八世紀,祖籍廣東的鄭信,統一暹羅,打敗緬甸入侵,南征北戰,奠定了後世泰國的疆土。

朱棣盯著緬甸宣慰司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