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雖然大明不至於如此,也是類似的道理。
“我又不是財神爺,當然做不到人人喜歡,你說有些人內心不滿,我又何嘗不知呢,古人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也,動了別人的利益,別人還能歡喜,豈不是欺負人麼。”
“他們不滿我能理解,但只要他們能按照規矩做事,不觸犯大明的利益,那麼我就保障他們手裡的利益,否則損害大明的利益,我就要把他們的利益拿來,彌補大明的利益。”
朱高熾無所謂的說道。
只要掌握了槍桿子,就是政治穩定的基礎。
如今大明的商人群體,在國內翻不了天。
除了沒有這個實力,大明社會風俗,也沒有這樣的土壤。
——
古云:飛雲飛鳥揚風旗,端午從來競水嬉。金鼓忽喧人盡望,船梢倒掛小童兒。
揚州。
曲江上。
兩岸人山人海。
“咚咚咚咚咚。”
“嘿。”
“嘿。”
“嘿。”
龍舟上的鑼鼓敲得連綿不停,漢子們喊著口號,動作化一,每個人拼盡了全力,臉色脹的通紅,浪花朵朵,龍舟爭先恐後的追趕。
小兒騎在父親的肩膀上看得笑嘻嘻的。
婦女們也舉著手巾紛紛的搖擺,為自家的龍舟隊伍鼓勁。
高臺上。
各村的鄉老墊著腳,有的意氣奮發,也有氣得跺腳,旁邊的官員笑得合不攏嘴。
江面上還有許多的遊船。
大船小船,皆停靠在河道邊,為龍舟隊伍讓開河道。
某處。
拱橋上的人鬆開手,鴨子從空中落到水上,一聲號令,“噗通”“噗通”,絡繹不絕的下水聲,人們紛紛跳下水捉鴨子。
搶到了鴨子的人就是中了頭彩。
不光岸上的人為他歡呼,還有獎品,獎品不豐厚,人們除了追求各熱鬧外,還希望奪個好彩頭。
遊船上。
八九歲的童子擺著觀音,表演金雞獨立。
看得兩岸紛紛喝彩。
鹽船的水手們,扎著紙龍置於船頭船尾,爭先恐後地比賽。
整個江淮地區熱鬧不已。
孩子們笑的小臉蛋紅撲撲的,穿梭著各處,從密集的人群中鑽來鑽去,笑的忘乎所以,童真的笑聲,連大人們也被感染了起來。
這一天的人們格外有禮。
往日裡一個觸碰,又或者一個口角可能引來大打出手,今天都非常的客氣和大度。
財大氣粗的合記商號。
把寫有賞錢數量的賞票放在掏空的鴨蛋裡,將空鴨蛋扔到運河中,划龍舟的水手們紛紛下河“搶標”,鴨蛋殼在水面上隨波逐流,沉浮不定。
“搶標”的水手不準用手爭搶,一定要用嘴將鴨蛋殼咬住,才算“得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