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七十一章 來自高麗的大文學家們

“因此,我們必須採取措施來防止這種錯誤的發生。”

“為了保障社會資源調控分配的準確性和效率,我們需要容錯率。同時,為了支援商人們的發展,我們也需要把他們的力量納入社會運轉的補充。”

“透過商人們的運作,我們可以彌補大明工局在資源分配方面的不足,確保社會各方面的正常運轉。”

“那麼我們應該在保障不出錯的前提下,積極支援商人們的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共同創造一個更加公正、繁榮的社會。

袁容思考了不少的時間,姜賓知也沒有著急。

一個是太子殿下最信任的勳臣,一個是太子殿下培養出來的親信總督,所以姜賓知特意請了袁容來到自己的書房裡,除了示好,也有關於高麗局勢開誠佈公的想法。

沒有外人的打擾,也沒有文書們的記錄,許多不方便公佈的話,可以輕鬆的說出來,誰的心裡都沒有負擔。

“中庸。”

袁容突然想到了太子殿下經常說的一句話,“萬事有度,過猶不及,以和為貴。”

“我認為高麗南部商人們的訴求,不利於大明的長期利益,違背了朝廷的宗旨,你怎麼看待?”袁容反問道。

“答應他們的一些條件,換來他們支援我們的要求。”

“什麼要求?”

“控制高麗南部兵權。”

姜賓知直接說道。

袁容想了想,明白了姜賓知的想法,不禁感嘆,能讓太子殿下認可,此人的確有兩把刷子,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先給予再索求。

兩人達成了一致。

大明商人們在高麗的勢力太強大了,各廠的護衛隊,合起來已經是超過高麗的力量,大明雖然加強了在高麗的駐軍,規模達到了六千人,兩個營,可明面上的資料,也遠遠不如商人們的護廠隊。

當然,紙面上的資料終歸是虛的,以大明軍隊的實力,毫無疑問,能摧毀所有的反抗力量。

但是得不償失。

高麗國王以及李芳遠之子,二人都不支援大明商人們的武力,屬於姜賓知和袁容可以拉攏的盟友,加上袁容與商人們的協商。

沒有兩個月,最後的奏疏送回了國內。

“整編高麗南軍。”

朱高熾看後沒有反對,朝廷很快獲得透過,此事交給了袁容。

高麗南軍規模最高的時候有十五六萬,後來的幾年降到了十萬出頭,又經過亂民的戰事,規模恢復並維持在了八萬左右。

以高麗南部的情形,如此高的兵力,已經無法供應了,當初因為缺餉兵變可見隱藏的危機已經到了壓不住的地步。

現在高麗右軍節制使李芳遠死了,下面的軍頭們,李芳遠的長子無法約束,地方上的經濟又被破壞,李芳遠的長子和地方上的勳臣溝通,以求地方的糧食物資繼續如往供應節制府,成效並不大。

除了地方上的確無力供給外,也有右軍節制府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本身就名不正言不順,以目前右軍節制府的情形,人們都認為右軍節制府不行了。

與股票一樣的道理,越是有不利的訊息,人們越是不支援。

焦頭爛額之下,李芳遠的長子李褆,同意了大明朝廷的調停,透過大明朝廷整編高麗南軍,把軍隊規模降低到三萬,並由大明駐軍一營,保護右軍節制府的安危。

換而言之。

交出了兵權,獲得了自家的榮華富貴的保障,李褆並沒有感覺到不好意思,他的大伯這麼多年不也是這麼做的,他有什麼怕被人罵的。

李褆想到了父親生前經常痛罵大哥,說大哥出賣了高麗的利益。

如今李褆很想看看李芳果的臉色,不知道他是不是氣急敗壞呢,李褆冷笑道,自己就是把高麗南部內附給了上朝,也不會讓李芳果佔便宜。

一個民族的內鬥,帶來的危害,比強大的外部敵人的危害,要大十倍不止。

同樣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