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七十一章 來自高麗的大文學家們

五年前還被一個國家壓著痛打,五年後,統一一心的局勢下,可以正面硬抗全世界,這就是團結一心的威力。

歷史上的大明。

一個巨大的帝國,因為內鬥,不光導致了自己的亡國,也失了天下。

透過高麗總督姜賓知和袁容的壓迫與說服,高麗國王李芳果捏著鼻子,封了侄兒李褆為讓寧大君,並下王令,終於同意李褆承襲了右軍節制使的職位。

高麗北軍已經消亡,部分被大明吸收,高麗中軍只剩下一萬,並早被大明接管,如今隨著高麗南軍的管理權變更,高麗的軍隊盡數落入大明的控制中。

高麗於一夜之間,在大明的宣傳下,成為了藩屬國楷模,號召所有藩國學習高麗。

沒有最拉胯,只有更拉胯。

利益階級的軟弱性,常常不會魚死網破,他們只會想辦法如何保住自己的富貴,特別是在有上朝的局勢下,高麗的兩班階級,特別是大的勳臣,高麗國內地位高的勳臣,大多數分家。

一部分留在高麗繼續掌權,一部分安排去了大明。

財富和子弟們都送去了大明,財富讓他們的子弟獲得在大明學習的機會,維持他們家族在大明的生活,並能進入大明的上層圈。

留在高麗國內的掌權者們,人們都在想辦法撈取更多的利益,然後把更多的利益轉移去大明,讓他們的子弟與大明的上層圈越發的緊密。

沒有精英們在乎高麗的未來,更沒有人在乎高麗的百姓們。

當南軍整編的訊息傳開後,也預示著高麗南部成為了大明商人們與高麗勳貴們的盛宴拉開,整個高麗南部的地方農業生態被摧毀。

反倒是地方上勢力小,沒有權力的兩班階級們,他們無力前往大明,又無法抵擋新勢力的侵吞,為了自己的利益,號召百姓們保護家鄉,為大明的商人們帶去不少的麻煩。

——

“金殿高聳入雲霄,玉階通達連碧霄。樓臺重重金碧裡,富貴繁華映日高。”

京城。

藩學院。

大明的縣學,府學,州學,國子監是成體系的上升制度,只限制大明子弟,可藩屬國的子弟越來越多,所以修建藩學院。

藩學院其實屬於社學的性子,但是因為朝廷重視,讓人們忽視了這點。

藩學院有個特點。

有錢。

這裡的學生們,出手大方的令大明百姓們咋舌,許多京城的百姓,見得最多的是他們,以他們來了解藩屬國,例如高麗。

加上報紙以前宣傳過,高麗流民在鐵道工程部幹活,甚至有免費的大夫看病和醫藥,導致部分的大明百姓,心裡甚至認為高麗非常的富裕。

藩學院外的酒樓,修建的富麗堂皇。

一個字,越貴客人越多。

奢靡的包間裡,幾名高麗年輕學子,宴請了好朋友,來自國子監的讀書人,宴會上,幾名高麗的年輕學子做詩,獲得了眾人的讚賞。

“豐年盛世樂無邊,百姓安居樂業全。衣食無憂心舒暢,國泰民安喜氣添。”

“好。”

“好詩。”

人們紛紛拍手,洪德守因為被人們誇讚,也紅光滿面。

洪德守的父親是洪興善。

洪興善的家族在原高麗咸鏡道,現大明咸鏡都司,其父親又是高麗南部慶尚道防禦使,雖然其父實在亂兵手中,可是洪家的勢力不弱。

除了老家協助大明的功勞外,其父在南部南軍遺留的影響力,又成為了大明需要的物件。

洪德守因為善於作詩,不光在學校裡得到了好名聲,甚至在報紙上發表過自己的詩歌,成為了大明有一定名氣的詩人。

與洪德守一樣的人並不少,不少的高麗人在大明發表自己的詩詞與文章,成為了有名的大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