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八十四章 朱瞻基的學習

乃至清朝時期,沒有矛盾都要創造矛盾,不光南方宗族互相打成了狗腦子,北方不同的族群的矛盾也大大加深,成為了死敵常年敵對。

“所以兒臣雖然多年來,不斷加強地方上的管理體系,可是大明律仍然無法全部施行下去,特別是在遺產稅等方面,南方的反抗依然很強。”

朱高熾忍不住的感嘆。

朱棣笑道:“你要拿走別人的錢,別人當然不願意,只不過南方不像北方,北方的宗族勢力弱小,所以無論是哪家商行,很難違揹你的要求。”

“不止如此。”朱高熾搖了搖頭。

北方大明工局的影響力更強大,而南方民間商行,雖然在能源等行業的勢力不如北方的民間商行,可是在其餘的行業,南方依託傳統經濟雄厚的優勢發展的很快。

特別是隨著海貿的興起,南方的商人們在海外發展的更快,已經逐漸趕超北方的民間商行資本。

北方的商行發展的早,許多老商行例如張德輝和周有容他們,雖然也是抗拒財產上面的法律,可是總體上無法反抗,朝廷很快能壓下去。

如今南方的商行規模越來越大,那麼如何徵收遺產稅,成為了朝廷當下的難題。

他們把財產納入族產,變相的對抗遺產稅。

長此以往,他們的資本會越來越大,勢力也會越來越強,不利於大明未來的穩定和發展,甚至最後被南方商人們控制朝堂。

未來的道路如何發展下去,朱高熾看不見。

但是他希望的是儘快把社會生產力提高起來,從經濟與思想上入手,盡力的保障老百姓們的權益,而不是盤子還未做大的時候,利益階層先失去控制,把所有的蛋糕吞完。

此次讓長子去南方巡視,除了增加兒子的見識,也有讓大臣們摸底南方工廠發展的情況。

朱高熾希望透過此次的摸底,更加清楚的認清楚,從而制定針對的措施,遺產稅絕對是要貫徹下去的,在他活著的時候不能控制資本,那麼他死後更無人可以控制。

他不認為自己能一直控制,但他希望至少能打下基礎,指出一個方向,而不是掉過頭來吞噬國內。

——

應天府的工廠很多,因為不像大明工局有統一的規劃,各個行業的工廠競爭很激烈,為了活下去,每個工廠極盡所能,也導致很多行業的工廠很亂,充滿了重複的資源浪費。

“這是個由蒸汽機驅動,六名工人操作的大型騾機,可以紡出的線與傳統的幾千名手紡工人紡出的線一樣多,而且質量更好,一臺蒸汽機可以驅動十幾臺騾機或幾百臺織布機。”

揚州上官橋。

李記織造廠。

當年這裡繁榮的花船行業遭受了輪番的打擊,取而代之的是其他行業的興盛。

朱瞻基與大臣們隨著商人的引導,參觀這裡當地最大的織造廠。

看著巨大且複雜的機器,令人不可思議的聰慧,在細瑣的部件過程裡完美展示,朱瞻基不得不感慨,那些工匠是如何做到的。

織造廠的旁邊是縹絲廠,再旁邊是家繚絲廠。

這座工廠是一座五層樓的建築,同樣是蒸汽機驅動的工廠,這片地區生產的胚紗和布料,最遠的銷售到西部七省。

最小的一家工廠,也有十三臺紡紗機,每臺有一百二十個紗錠,有七臺織布機,三臺梳棉機,二十個轉輪用來做粗紗以及其他一些裝置。

一座工廠挨著一座工廠,整個地區有上百家工廠。

十幾萬人在這裡工作和生活。

工廠提供宿舍區和食堂,因為利潤可觀,商人們在當地官府的組織下捐了筆錢,修建了漂亮的廣場和公園,當地的學校規模也很大。

蹴鞠場竹球場不缺人們在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