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七十八章 暹羅國王的退讓

只大明的農業技術,種收比是一比四十,發達的農業技術,註定了明初的人口不會超過土地負荷,也就是總體上百姓們吃得飽肚子。

吃得飽肚子,誰願意離開家鄉,離開自己熟悉的人和社會。

所以後世才有結合自己的國情的理論,那些不顧自己國情,全盤模仿的國家,無一不是走向了崩潰和經濟衰敗。

一個發展和經濟落後的農業國家,想要很快的進入工業社會,首先人才素質方面就無法滿足。

無論是歷史上的日本還是南朝鮮,都是在老一代統治階級的管理下,成功進入了工業社會,南朝鮮的經濟成功,也是因為他們的軍政府帶來的,雖然他們後來推翻了軍政府,但他們的經濟成果,無法否認的是軍政府時期打造好的根基。

先透過經濟發展,再培育出更多的人才,最終滿足社會發展的新需求。

而經濟發展的前提是穩定。

那麼現在,大明控制下逐漸穩定的高麗,大明商行們的作用下,有豐富的技術底蘊,國內大量的人口支援,不缺乏市場。

朱高熾很確定要不了二十年,高麗就能追上大明的腳步。

高麗誕生的股行,說明了高麗具備很多國內沒有的條件,比如資本在高麗更加不受管控,資本的優勢得以發揮,那麼要不要打壓呢。

璠皓見太子殿下在思考,於是安靜的琢磨股行,以及其中的意味。

朱高熾想到了後世的爭端。

老鷹和兔子一起做生意,屬於雙方的百姓都能獲得好處的事情。

但是這個過程裡,老鷹仗著實力優勢的好處是六分的話,兔子仗著自己勤奮,好處達到了十分,那麼在老鷹的眼裡,老鷹自己吃虧了,因為他怕兔子超過他。

老鷹也知道自己拼勤奮拼不過兔子。

別說兔子不尊敬老鷹,同樣的道理,袋鼠的最大客戶是兔子,可袋鼠不也是從來沒有尊敬過兔子。

放到現在的環境裡,大明與高麗的模式,已經屬於高度的經濟互補,高麗的人力資源低廉,大量的廉價原料供應大明國內。

而大明的土地仍然種植糧食,少部分才是經濟作物,保障了國內的農業穩定,又滿足了工業發展的需求。如果打壓現在的模式,會阻礙大明的發展速度,可是能阻止高麗的發展勢頭追上大明,又能挾制資本的冒頭。

宗藩體系。

朱高熾想到了這個手段,也是朱高熾今年以來,越發重視新學的原因。

新學所提的宗藩體系,以大明為主,透過宗藩體系來改變周邊的格局,最後融為大明的內部,是比老鷹在各地建立軍事基地更先進的手段。

至少十五世紀的當下如此。

可是宗藩體系能不能發展到符合大明需求的境地,還需要時間來觀察,同時呢,高麗的發展速度,以及股行的模式發展,同樣是需要追蹤的。

如果宗藩體系的發展速度,不能超過高麗的發展速度,以及高麗股行模式發展更快,朱高熾就等不了,反之,朱高熾就不需要出手打壓。

“姜賓知、黃福。”

朱高熾忍不住唸了兩個名字。

一個是自己提拔出來的最信任的人才之一,一個是歷史上出名,又在當下做出了大成績的幹臣,這兩個人在高麗的作用,關乎大明的未來方向。

朱高熾有些擔憂,“璠皓啊。”

“臣在。”

“你多瞭解一下股行,為日後去高麗總理府擔任僉事準備準備。”朱高熾把最近自己看重的璠皓,也要派去高麗,為宗藩體系的發展,以及監視高麗的發展速度,和股行留下後手。

世界從來沒有救世主。

正如老鷹不會允許別的國家超過他一樣的道理,大明也不會允許有國家超過大明,這就是國家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