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二十六章 競爭與利益

南洋興起的橡膠莊園,工人們從採選種子、儲運、催芽、移栽、撫育及培育砧木,對膠園進行土壤耕整、土壤改良、栽插、補換植、進行施肥、灌溉.

與種田一樣的方式,大片大片的橡膠園林取代了南洋傳統的經濟作物。

七巖宣慰司、華欣宣慰司、素可泰都司、清萊宣撫司、清邁宣撫司、湄豐訟宣撫司等等,甚至包括吉達藩屬國等地區,隨處都可以見到橡膠莊園。

這才是南洋商人們在橡膠行業徹底打敗大明工局的底氣,正如絕島的商人們打敗了大明工局體系下的塞南高麗地區的煤鐵礦商人們。

商場如戰場,天時地利人和同樣缺一不可。

皇帝保障了公平的競爭環境。

地方上的資源優勢。

土地上更為強勢的人際關係。

正是天時地利人和。

大量被吸收的土著長工長期在橡膠莊園工作,每到工作量繁忙起來的季節,橡膠莊園會吸收周邊大量的短工進入橡膠莊園採取膠乳。

然後開始對天然鮮膠乳及凝膠進行收集、凝固、壓片。

對鮮膠乳進行脫水、造粒、乾燥的過程中,需要一定技術的崗位則使用長工,而管理崗位一定是大明籍的大明人才行,這是工民聯合部的劃下的底線。

變相對新興行業的支援。

利潤有限的情況下,為了最大規模的普及,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變相同意了南洋的商人們開始使用當地廉價勞動力的要求。

大明工局的普通工人都已經漲到了每個月兩元五角錢。

而全天下,特別是海外地區,有不可計數的只要能吃上飽飯,就能賣命幹活的廉價牲口,杜絕大明貿易體系採用非法工人的現象,不光是工民聯合部的主要工作,也是大明朝廷防止的事情。

杜絕劣幣驅逐良幣,也是大明工局對付民間商行的有利口號。

隨著橡膠行業的擴張,橡膠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各行各業都開始利用起橡膠,不光是橡膠直接誕生的工廠,包括船廠,蒸汽機廠等都開始了涉足橡膠。

橡膠行業每年的激增,直接刺激了大明工局的神經。

第一次在能源競爭上的失敗,第二次在新興工業競爭上的失敗,當下的大明工局迫切的要拿下天竺市場。

但是要拿下天竺市場,西部七省的陸地通道優勢不如海路,可是南洋上民間商行的規模越來越大,勢力越來越強,成為了大明工局在天竺市場擴張發展道路上的障礙。

高麗地區、大瀛島地區畢竟是成熟的地方。

高麗地區為大明工局提供了三十年的增量時代,現在進入了存量時代,發展開始變得緩慢,但是大明工局的體量越來越大,需要的利益更多了。

以高麗地區為鑑,大瀛島為大明工局提供了十餘年的增量時代,下一個十年裡,大明工局必須找到新的紅利時代,那就是天竺。

“誰掌握了天竺的市場,以天竺的地區資源,誰就能掌握下一個至少五十年的增量紅利。”

大明工局大掌櫃韓奇,在大明工局體系最高會議上,發表了重要的講話。

所有人人摩拳擦掌。

人人都感受到了危機。(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