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發展有點和他們想的不一樣,菩薩是不是喊錯演員了?
唐太宗想了想,術業有專攻。
人家唐朝第一法師,玄奘法師都認為佛渡眾生這個理論有些離譜,那還是別大興佛法的好。
水陸大會,且就道佛各一半。
太宗道:“陳玄奘,朕賜你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
此官寓為天下僧人之首。
雖然陳玄奘本就被奉為天下第一。
但這是官宣的,和民間那些流傳的影響力相去甚遠。
玄奘頓首謝恩,受了大闡官爵。又賜五彩織金袈裟一件,毗盧帽一頂。
讓他用心再拜明僧,排次闍黎班首;書辦旨意,前赴化生寺,擇定吉日良時,開演經法。
蕭瑀等支援佛家的大臣還欲爭辯。
可太宗已不給他們機會,當即就事情定了下來。
水陸大會,僧人道士各一半。
紅孩兒正在為這個結果感到稱奇,忽然感受到遠方一陣強大的氣息正往這邊而來。
“觀音!!”
聞著這股韻味,他就知道觀音來了。
他迅速催動東皇鍾,隱藏起來。
不用猜,他也知道觀音來幹什麼,這個時間點,大概是來送袈裟、錫杖、金箍的。
只是水陸大會已經不同了。
不知道觀音看到了佛道各一半的景象會不會氣死。
氣運西引,本就是依仗於南贍部洲的人族。
唐太宗一呼百應,若是太宗尊佛,立聖旨於天下。
黎明百姓、文武百官自然得信奉佛法。
可現在佛道各一半,那向西而引的氣運起碼就要弱了三分。
若不是大勢所趨,剩餘的兩分也得擱在這裡。
觀音降臨,掐指一算,水陸大會的事情自然是瞞不過他。
不出半刻,觀音的臉色垮了下來。
隨來的弟子惠岸行者木叉頓時感覺到不對,忙問道:“師尊,可否是金蟬子長老那邊出了問題。”
觀音點了點頭。
他似乎來晚了,聖人的老爺的推算一點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