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4章 遲鈍的英國人

在這些作品當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從一開始就顯示除了非同一般的暢銷,不管是題材還是作者都讓英國人民好奇萬分。

這也是布克獎長名單裡面,本週銷量最高的一部,竟然在英國本土大賣了21萬冊!

前幾年的獲獎作品效應都沒有如此大,還在提名階段的作品竟然能有這麼大的進步,足足讓評論者們詫異萬分。

以至於在劍橋大學文學系的課堂上面,文學教授就在跟講臺下的精英學生們探討著《少年派》裡面蘊含的各種各樣東西。

“少年派與很多傳統不同,它的敘事手法採用了單一的聚焦模式,單一化的視角讓的代入感很強。”

穿著帶帽衫的白人小哥正在侃侃而談,剛剛教授正在從表面分析到內裡,所以他就自告奮勇的回答起來。

印有暗紋的襯衫,棕色毛背心,還有標誌性的地中海式髮型,這名教授看起來差不多五十歲。

上週他給學生們佈置的作業就是去閱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只有每個人都閱讀之後才能進行探討。

“查理說得不錯,讀者是透過嚴格的第一人稱來完成對故事的解構,再加上本身的奇幻特點,讓這部為讀者營造了一種特殊的閱讀體驗。裡面虛虛實實和真真假假也是吸引讀者的主要原因。”

在常人想象中劍橋大學文學專業的課堂上肯定是探討點《悲慘世界》、《飛越瘋人院》或者莎士比亞的作品。

但他們非常懂得與時俱進,這裡一向都是各種新思想自由交換意見的場所,對於外界的優秀作品懂得進行分析,而不是一味的抵制。

這名教授接著說道:“就《少年派》的整體結構來說,由於敘事結構的跳躍感和撕裂感,導致的故事性其實並不強,形式上頗有點後現代意識流的特點。整體來說有兩條敘事線,誰來說說這兩條線?”

話音剛落,教室裡面就有一雙雙的手舉了起來,教授隨便點了個人,“馬修,你來說說。看起來你很有信心。”

這位名叫馬修的黑人看起來竟然有些書卷氣息,跟正常人對黑人的第一感覺很不一致。

“我認為在張的這部作品之中,一條敘事線是過去派的經歷,一個是現在派的描述,兩個敘事時間線分別有自己獨立的章節。前者在敘事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宗教描寫,反映著派在少年時期接受了多種的宗教教育,同時也為後文提供了一定的基礎。後者則是體現出經歷災難之後的派對於信仰的理解。”

……

課堂裡面的探討還在還在繼續,不過《少年派》已經吸引到了許多專業書評人跟雜誌的注意。

在被布克獎提名之前,《少年派》在英國可以說是默默無聞,但現在已經進入到專業人士的視線。

他們都很想知道首次入圍布克獎的中國作家到底會帶來什麼樣子的驚喜,一個普通少年究竟會有什麼樣子奇幻的漂流旅程。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繁忙之餘竟然也抽出時間看完了這部作品,並且留下了相當高的評價!

她認為這本書是對上帝存在的優雅證明,完美展示了故事的力量。

說起英國的書評文化,不得不提起《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和《倫敦書評雜誌》兩者,前者被譽為當代最傑出的人文性書評以及文化雜誌。

創刊於1902年,以週刊的形式出版,編輯與業務其實是獨立於泰晤士報的。

而《倫敦書評》是專門的書評雜誌,跟紐約時報的書評欄目齊名,曾經是插在《紐約書評》中搭售的贈品,最終獨立出來。

這也是因為紐約書評這個雜誌裡面有太多來自英國的稿源,這不光是一個書評類的雜誌,同樣也會刊登跟詩歌。

面對布克獎這樣一個英語的年度盛典,《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當然也對其中的提名作品做出了分析。

他們對《少年派》的評價非常高,在書評內更是給出了五星級的推薦:“化不可能為可能。它把文學的想象力推到了另一個新的前沿,既奇幻、怪誕,但又天真、寫實,富有深意。少年的奇幻旅程,最後變成了令人讚歎的閱讀之旅。”

《倫敦書評》跟自己的老對手一致,並沒有唱反調,書評人認為這本充滿了讓人大快朵頤的誘惑力,因為它實在太好看了,好看到不忍心複述它的情節。驚險、懸念、流暢以及信仰,這是任何時代的讀者都不會拒絕的美好大餐,何況今天?

“這是許多年來最奇特、然而也是最容易閱讀的一部。《少年派》將奇談、寓言和道德故事糅合在了一起。”這赫然是來自《經濟學人》雜誌的跨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