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2章 臨海少年狂

觀察使府大院裡,大紅的漆木箱子排成一排放在廊下。

李傳寶已經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也恢復了自己的本姓,鄭袛德正式任命他做了使府都虞侯。

下轄兩團,各二百人,團設校尉。每團轄二旅,旅百人,旅設旅帥。每旅轄二隊,隊五十人,隊設隊正。每隊分為五火,火十人,火置火長。與天朝皇師設定一般。

鄭袛德敢這樣做,並不是鄭顥擅自妄為,這是他與太子殿下多次商量的結果。

天朝此時只有河朔三鎮相對獨立,其餘藩鎮基本都能服從皇權,但從今年兵變驅逐朝廷官員的事頻頻發生,說明已經在安與危的臨界點。

鄭顥出發之前,這些軍亂並未發生,當時為了說服太子殿下,讓他試著在浙東實行由觀察使直接指揮的親兵制,他鋌而走險,說出了這些軍亂之地的預判。

因為前世這一年,他在洛陽做留守,死前一年的動盪,讓他徹底站在了那些士族集團的對裡面。他相信,這些危險的訊號,今生仍會發生。

李溫聽了他的話大為震驚,左思右想,同意了他的做法,上限是五百人。

萱兒知道他的做法後,有些憂慮,但那是她的親兄長,他跟著鄭顥幾年,應該對他有更多的感性判斷。

從軍亂髮生到鎮壓來看,在長安監國的李溫,並沒有採取事先措施,只不過得了預判,後續的鎮壓速度很快,那些叛亂之人,基本都未能成氣候就被砍了頭。

他這是信,還是不信?

短短一天功夫,就招募了四百人,上限是五百,鄭顥認為,可以留一些浮動空間,先把這兩個團訓練出來。

親兵團的成員,當天就領到十貫錢的現錢,和一百九十貫越州櫃坊的錢票。

為何要發十貫沉甸甸的錢?這是李傳寶的主意。

“大家回家的時候,都會走街串巷,人人拿著叮噹作響的銅錢回家,就是最好的宣傳。我們親兵團得了賣命錢,自然要比團練使的團結軍更勇猛,我就要讓他們有這樣的榮譽感,還會得到越州百姓的支援。”

李傳寶他從小就想做一個上陣殺敵的將軍,而不是富貴窩裡的安逸僕人。

他自己拜過幾個師傅,有走街串巷的藝人,也有解甲歸田的老將軍,他的知識不成體系,卻頗為實用。

“我把楊兆興留給你,他替山南東道訓練過‘捕盜將’,經驗豐富。你幾時覺得自己的隊伍已經成熟了,再將他還給我父親。”

鄭顥已經和楊兆興說好,把他留在浙東,做父親的幕僚,保護他的安全。

王團練使也曾氣勢洶洶的來找過鄭袛德,他質疑觀察使建親軍的合法性,而且是重賞募的兵肯定佔用了浙東資源。

鄭顥早就提防他用這一招,將太子諭令請出來讓他過目,連募兵、練兵費用,都是朝廷許的數量。他這才灰溜溜的回去,想著另打其他主意。

這些當地的團結軍優勢是當地關係基礎好,劣勢當然就是缺少京師朝廷的支援。

楊兆興開始練兵的時候,鄭顥沿路收購的米糧也到了,無家可歸之人和農戶能領到救濟,越州城貧苦百姓也按人口領到米、面、胡椒、鹽、糖、肉的救濟。

東西雖少,卻讓越來越近的冬季有了一絲溫暖。

還有一批種糧進了義倉,連年旱災、蝗災,連吃都不夠吃,更別說留下明年春天的種子了。

看著運進倉庫的種子,不少人都悄悄了抹起了淚。

馬元贄的大部分財產,都支援了受災的浙東。平民的情緒得到了安撫,加上對吃相難看的團結軍的被打壓,就連私鹽販子們也能喘口氣。

鄭顥東巡的目的基本達成,他便和父親、弟弟商量準備回程,路上趕得緊點,剛好回到長安城陪母親過除夕。

“明州離越州不遠,明日我帶你去看看海。那裡是天朝東邊的率土之濱,走到海邊,才算橫著丈量完天朝的國土。”鄭顥看著萱兒說。

萱兒點點頭,她這次從長安到越州,一路上看盡大好河山,天朝不再是一個名稱,而是融入血脈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