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乾脆拋開了心裡下意識的‘不相信’,專心以數學和物理的角度去思考,忽然提出了問題,“我們為什麼要直接以弦去聯絡粒子,而不是其他東西嗎?”
“今年歐洲核子組織的實驗,證明了希格斯粒子的存在,換句話說,希格斯場、希格斯機制,有很大可能是真的。”
“單說希格斯機制,是空間震盪的形勢來‘造物’,可以理解為空間的創造,或許也可以理解為……”
趙奕說著理了下思路,慢騰騰的丟擲一句,“維度空間碰撞產生漣漪而產生……?”他說著臉上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對面的愛德華完全愣住了。
兩人都對著螢幕,彼此看著彼此,對視了有十幾秒鐘。
愛德華猛地站了起來,都聽到對面創造水杯摔碎的聲響,但他根本不管不顧,而是用力砸著桌子,“砰、砰”,連續兩個響聲過後,他才激動的大吼,“趙奕,你真是個天才!這是天才的想法!”
“哈哈~~”
趙奕也有些激動,他笑道,“只是突然想到的。”
“真是太棒了!”
愛德華順著思路說道,“他們都認為是希格斯機制賦予了粒子質量,但也有可能,帶能量的粒子是和其他維度空間碰撞,才導致產生了質量,也許質量的存在,本身就是高緯度的產物,而我們所生活的宇宙,一切都是高維度丟擲的物質組成的。”
“所以希格斯機制、希格斯場,就是打通多維空間的平常,那也許就是維度的邊界在三維宇宙的體現!”
“按照去計算……”
愛德華的語速非常的快,他快速的說了一大堆想法,還連續說了一大堆數學解析的思路,隨後交代道,“這個想法肯定是正確的,肯定是正確的,是最天才、最超乎想象的!這樣吧,我負責M理論多維空間的計算,你負責邊界數學的推導。”
“以後我們每個星期對一次進展,如果我們的研究能聯絡在一起……”
“就成功了!”
趙奕深吸了一口氣,握著拳頭點頭道,“OK!”
……
自從和愛德華聯手做研究,他們就一直停留在尋找研究方向上,趙奕中途證明了費馬猜想,讓其對M理論的幾何拓撲,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但也很難說是什麼進展,研究還是沒有找到方向。
這次以多維空間的計算聯絡希格斯機制、希格斯場,可以說是到目前為止最好的想法了。
趙奕只是偶然想到的。
量子物理學中,普遍認為希格斯機制賦予粒子質量,希格斯粒子被證實以後,這一條就變成了‘鐵律’。
‘鐵律’不一定是正確的,因為量子的世界太過於神秘,但多維空間的數學確實美輪美奐,邊界的數學研究,和希格斯機制,確實是非常美妙的結合。
愛德華和趙奕各有擅長的地方。
愛德華擅長M理論、多維空間理論,他做的是多維空間內部,和三維空間碰撞的數學部分。
趙奕擅長的是解析數論,以拓撲學證明了費馬猜想,也說明他對空間拓撲有研究,他適合做邊界數學研究,也就是多維空間邊界和希格斯機制聯絡在一起,可能存在的數學構造。
雖然趙奕的研究更‘貼近’現實,但希格斯機制也只是剛剛證實,現有的物理研究中,希格斯機制就只有定義和發現,並沒有實質性的解析或探究。
所以可供研究的相關資料依舊是一片空白。
趙奕能找的資料就是查詢量子物理中,有關希格斯機制、希格斯場以及希格斯粒子的一些論文、研究成果,想從中尋找一些靈感,連續一個多星期以後,他發現不能繼續宅著做研究了。
很多有關的研究資料,不是隨便就能找到的,他必須去一個很專業的地方,找專業的人問問看,一起交流討論一下。
正巧。
在開啟郵箱的時候,趙奕收到了一封邀請函,上面標註的是‘物理學會’,內容是‘邀請他參加物理學會舉辦的物理學會量子物理研討會’。
“量子物理研討會?”
趙奕仔細看了一下,發現舉辦地點是江州大學,還邀請自己做研究報告,下面有同意參加的連結。
他猶豫了一下開啟連結,填上了自己名字,附帶留言寫上,“感謝邀請,屆時會去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