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竟然以此為藉口,剋扣了他們冬天的柴薪供應,導致其中一名小火者在嚴寒中被活活凍死在了宮裡。
這件事在宮中引起了軒然大波,眾人對陳忠的行為深感憤怒和不滿。然而,大多數人都敢怒不敢言,畢竟陳忠位高權重,誰也不敢輕易得罪他。
然而,倪勇卻與眾不同。當他得知這個訊息後,義憤填膺,決定挺身而出。他孤身一人,手持利刃,毅然決然地闖進了司禮監。
在司禮監內,倪勇毫不畏懼,與陳忠及其手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對峙。他怒斥陳忠的惡行,要求他為小火者的死負責。
這場大鬧持續了整整三天三夜,整個司禮監都被攪得天翻地覆。
那件事鬧得沸沸揚揚,可謂是滿城皆知,甚至連當今聖上都有所耳聞。要知道,宮中的規矩可是相當森嚴的,連大漢將軍手持的金瓜都是鈍器,這意味著在宮中,除了大內侍衛能夠配備刀劍等銳器外,其他任何人,哪怕只是在宮中稍稍動一下刀兵,那可都是要被處以殺頭之罪的。
然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倪勇竟然還能保住性命,這全賴馬皇后的極力保全。如果沒有馬皇后的力保,恐怕倪勇早就被推到西市口斬首示眾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倪勇這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御馬監掌印太監,一下子就聲名大噪起來。
人們紛紛傳頌著他的事蹟,稱他為“俠倪公”,這個雅號也算是對他的一種褒獎吧。
因此,道同甚至連思考都沒有,便毫不猶豫地一口回絕了高守禮的提議。高守禮見狀,並不氣餒,而是繼續苦口婆心地勸說道:“學生所說的話,可都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啊,而且這一切都是為了大人您著想啊。”
然而,面對高守禮的勸說,道同卻不為所動,他一臉嚴肅地回答道:“謀害一個好人,這種事情老夫絕對做不出來,否則老夫這輩子都會良心不安的。高立川,關於這件事情,你就不要再提了。”
聽到道同如此堅決的回答,高守禮心裡暗自思忖道:“看來道府臺的牛脾氣又犯了,而且這次似乎還挺嚴重的。”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高守禮心裡非常清楚,絕對不能因為一時的口舌之快,而跟自己的頂頭上司鬧得不愉快。畢竟,在官場上,與上司保持良好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於是,高守禮心中一緊,意識到自己之前的強硬態度可能適得其反,於是他當機立斷,迅速改變了策略,決定採用一種更加委婉、溫和的方式來繼續勸說。
只見高守禮臉上露出一副比竇娥還冤的表情,滿臉委屈地說道:“大人啊,您真的是誤會我了呀!我對天發誓,我絕對沒有任何惡意啊!”
然而,道同對於高守禮的這番話顯然並不買賬,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冷笑,毫不客氣地反問道:“你說老夫誤會了你?哼,那老夫倒要問問你,到底是老夫誤會了你的禍水東引之計呢,還是誤會了你的居心險惡呢?”
道同作為一名正直的官員,對於那些陰謀詭計簡直是深惡痛絕。尤其是像高守禮提出的這種餿主意,更是讓他感到無比的反感。
這種主意不僅會把無辜的人牽連進來,而且被牽連的人還是一個聲名遠揚的好太監,這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要知道,道同一直以來都是以孔夫子和孟夫子這樣的聖人標準來要求自己的,他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觀念都是非常高尚的。
所以,當他聽到高守禮的這個主意時,內心的憤怒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然而,面對道同的質問,高守禮卻突然像個受了天大委屈的孩子一般,眼眶微紅,嘴唇微微顫抖著。
他強忍著內心的不滿和無奈,耐著性子,用一種略帶哭腔的聲音向道同解釋道:“大人啊,學生我對天發誓,我絕對沒有半點謀害倪公公的意思啊!我若是有一絲這樣的念頭,就讓我遭受天打雷劈的懲罰,不得好死!”
高守禮的語氣雖然誠懇至極,但道同卻對他的話完全無動於衷。他依舊滿臉狐疑地盯著高守禮,彷彿要透過他的眼睛看到他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
“高立川,你可別忘了,把這燙手的山芋甩給御馬監這話,可是你自己親口說的!如今你就算想要矢口否認,也已經來不及了!”道同的聲音冷冰冰的,沒有絲毫的感情色彩,就像冬日裡的寒風一樣,讓人不寒而慄。
聽完道同的話,高守禮的臉色瞬間變得通紅,他感到一股無地自容的窘迫湧上心頭。他深知自己的缺點,那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就像剛才那樣,他因為一時的衝動和心直口快,不小心將內心真實的想法脫口而出。
這一句話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後果。它讓道府尹對高守禮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將他視為一個寡廉鮮恥、善於投機取巧的小人。
高守禮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知道必須儘快採取行動來挽回自己在道府尹心中的形象。
於是,高守禮緊緊抓住這個機會,連忙補救道:“學生剛剛所言,不過是一時的戲言,絕無半點真實之意,還望大人切莫怪罪。”
他的聲音略微有些顫抖,顯示出內心的緊張和不安。
道同看著高守禮,嘴角微微上揚,輕聲吐出一個字:“喔?”這個簡單的字,卻蘊含著道同對高守禮的質疑和不信任。
高守禮見狀,心中已然明瞭,他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但並未戳穿道同的謊言,而是繼續說道:“大人既然對秦王和倪公公的過往如此瞭解,那學生便不再贅述了。只是,學生斗膽問一句,大人可知這倪公公如今身在何處?”
道同的臉色微微一變,他猶豫了一下,還是回答道:“這……老夫並不知曉。”
高守禮的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道同,似乎要透過他的眼睛看到他內心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