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三十二章【搭線洋人】
明軍只靠火繩槍和紅夷大炮是沒法在和金國的戰爭中取得優勢的。== 首.發==如果想提高實力,最好的辦法還是進口西方的先進武器。
不過朝廷兵不想再花錢購買昂貴的大炮,也不打算構建一支徐光啟提出的精兵。徐光啟是對的,可惜沒人支援。明朝號稱二百萬軍隊聽起來很唬人,但是打不贏仗主要原因可能就在這裡。兵在精而不在多,一群烏合之眾別說二百萬,就是再多兩百萬打起來也是白瞎。
在工部轉了一圈,鰲拜把實際情況向崇禎一說,購買洋人槍炮、量產火器的計劃也宣告擱淺,徐光啟還是去了禮部。
鰲拜肯跟他去看一看,徐光啟已經覺得很夠意思了,出皇宮後,嘆道:“黃大人,這次多謝你了,現在工部的人不幹正事,還希望你能找機會再向皇上提議啊。”
鰲拜看他神情黯然,安慰道:“徐大人,你也別操之過急了,這兩年明軍控制了邊關的局勢,所以皇上才對火器不是特別重視。而且紅夷大炮、火繩槍也不是沒有缺點,大炮機動性太差,只能守城,一旦敵軍靠近了城池,還沒法調節角度,作用有限。而火繩槍準頭不行,換彈藥太慢,實用價值也不如弓箭……徐大人,洋人還有更先進的武器嗎?”
徐光啟道:“應該有的,不過他們的火器價格太貴,不能批次購買,我們自己仿造的又不太好。”
鰲拜笑道:“徐大人,我是完全支援你的計劃的,能不能幫我引見一下,讓我和那些洋人談一談呢?最好能說通他們給明軍提供武器,如果找幾個聰明的年輕人學習他們的技術就更好了,有了技術,才能一勞永逸。你有這樣的徒弟嗎?”
鰲拜是想了解洋人想從大明得到些什麼好處,只要許給他們一些東西,得到洋人的支援,更容易奪權。
徐光啟只以為他是為大明著想,非常欣慰,道:“如果年輕人都像你一樣,大明何愁不興?我會聯絡,他們一定會很高興見你的。”
說好以後,鰲拜回到了家。和老婆們聊天,海藍珠問道:“今天你去看火器,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嗎?看你笑成這樣,有什麼好事吧?”
鰲拜笑道:“不久會有外國人到我們家來做客,你們沒見過洋人吧?”
姚芊羽一愣道:“我見過外國傳教士,黃頭藍眼睛,長的真醜,聽他們說話也很怪。[本章由.為您提供]你怎麼會認識洋人?”
在京城,是有外國人的,他們在大明宣傳天主教,但感興趣的中國人並不多,主要是語言溝通的問題,誰會相信外國的神保佑黑眼睛黃面板的中國人呢?
“還記的來我們家的徐大人嗎?他認識不少洋人,那些洋人手裡,有我想要的東西。”
“你是說火器吧?”姚芊羽反應最快,上次鰲拜和徐光啟的談話都是圍繞著武器進行的,他就知道鰲拜想打先進武器的主意。包括何如寵在內的這些老臣,還都矇在鼓裡呢。
鰲拜道:“準確的說,是製造武器的技術,我得想個辦法招攬些人才,製造出先進的槍炮。”
他也頭疼為什麼一直沒遇到有用的人,明朝的那些所謂才子,對四書五經的興趣遠遠大於鑽研科學,現在最缺的依舊是人才。
幾天後,徐光啟再次來訪,並帶來三個人。介紹道:“這位是耶穌會中國傳教區會長龍華民,他是義大利人,已經來大明有三十年了。這兩位是我朋友的兒子,孫和鬥、孫和京。”
三人一起施禮道:“見過黃大人,何大人,還有幾位夫人。”
龍華民繼承了典型的義大利人的血統,眼眶很深,面部輪廓分明,簡直就像是尊雕像,年近六十,看起來深邃和睿智。長期在大明,他的中文也說的非常地道。
“歡迎幾位光臨。龍會長,很高興見到你。”鰲拜心道,對方直接出動了會長,看來把天主教興起的希望也放到了自己的肩上。
龍華民微笑道:“尊敬的黃大人,我聽徐大人說,你對天主教有一些瞭解?”
“我只是聽說了一點,並沒有很深層的認識,我覺得天主教的教義還是很有道理的。”鰲拜笑道:“我還知道天主教和佛教有一點衝突,但人們應該有資格選擇自己的信仰。所以,我支援天主教在大明傳播。”
“徐先生說你是一位開明的學者,請接受我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