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承認有什麼辦法?他們說要去主考官面前鬧呢。我這也是沒法子。”陳氏擠出一個難看的笑容,“所以我這回來,也是想知會你一聲,我家寧哥兒已訂親了。畢竟你原先那麼關心我家寧哥兒,一直說要給他說門親事。”
“……”
李太太心裡憋屈得都不知道拿什麼臉來面對陳氏。
她那麼關心杜錦寧,還不是想讓他做自己的女婿或是侄女婿嗎?這會兒他都訂親了,自己還關心他幹嘛呀?
在李太太那裡又坐了一會兒,陳氏就告辭出來,又去了周太太家,接著又去了孔老太太家。
不一會兒,跟李太太交情較好的吳太太過來,把這事跟李太太說了,撇撇嘴道:“她這是要顯擺她侄女麼?”
李太太倒是理解陳氏的行為,笑道:“這些太太都是曾要為她家寧哥兒說親的。她這跟大家解釋呢。她這做法我倒是挺欣賞的,至少沒矇蔽大家,也把姿態放得比較低,沒因自家兒子成了舉人就覺得自己了不起。”
“舉人很了不起嗎?”
李太太知道這個吳太太向來不大看得起人的,尤其看不起泥腿子出身的杜家人。
她笑了笑,道:“舉人沒什麼了不起,但十四歲的舉人卻是了不起,十四歲能拿到解元的舉人更了不起。”
吳太太被她噎得一時說不出話來。
不過李太太出身比她高,丈夫也比她丈夫有出息,她不敢給李太太臉色看,但這不妨礙她看不起杜錦寧道:“十四歲的解元?就他?不可能!不是我瞧不起他,這解元可不是誰都能拿到的。”
李太太知道她家沒人參加鄉試,並不知道杜錦寧頭兩場的排名,也不跟她爭,神色淡淡道:“即便不是解元,能進前十也很了不起。”
吳太太又是一噎。
去年,她二十一歲的大兒子參加鄉試,倒是爭氣考中了舉人,不過排名相當靠後,還差兩位就做了那鼎鼎大名的“孫山”。
她不服氣地想諷刺兩句,就聽外面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
李太太一聽這聲音就是一喜:“差役來報喜了。”轉頭吩咐婆子,“出去打聽一下,看看寧哥兒得了第幾名。”
不一會兒,婆子便滿臉喜色地進來了,對李太太稟道:“太太,杜少爺得了頭名解元。”
“真的?”李太太驚喜地站了起來,“那我倒要去跟杜太太道賀一聲。”又問吳太太,“吳太太要不要去?”
吳太太的臉色頓時不好看。
剛剛才說完不可能,馬上就來打她的臉了。
她冷哼一聲道:“我就不去湊這個熱鬧了。又不是我兒子得了解元,有什麼可高興的。”說著也沒心情再應酬李太太,只對她微微點了一下頭,“我先回去了。”便出了門。
出了門後,她才暗自嘀咕了一句:“裝得跟什麼似的。我就不信她聽了對門得了解元,真個歡喜。”
婆子依著李太太的吩咐送吳太太出門,因來就跟自家太太道:“她這是什麼態度!”
“不過是嫉妒罷了。”李太太倒不以為意,吩咐婆子去備禮物。
婆子問道:“太太要親自去道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