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錦寧看旁邊放著一根精緻的金絲楠木細棍,經趙晤同意後拿了起來,學著後世那個姓鄧的偉人,在地圖上豪邁地畫了一個圈。
“皇上和大臣們的擔憂並無道理,所以咱們可以不直接全國放開路引,而是在某個特定區域試行這個政策。”杜錦寧道。
她用細棍指著她虛畫的那個地方:“這裡離政治中心比較遠,就算出了亂子也不怕;物產也還豐富,又有海港,以後遠航也可以從這裡出發。不如拿它當作一個試點,試行新政。”
趙晤眼睛一亮,一拍桌子站了起來:“這個辦法好。”
他沒想到還可以只在一個小範圍內施行新政。如果這樣的話,就不會出什麼大亂子,朝堂也穩定了。
齊伯昆一巴掌拍到杜錦寧肩膀上,嘴巴都裂到耳根去了:“好小子,還是你腦子靈活。”
他們一眾老頭子,都沒想出這個辦法,總想著全國放開路引。
當著趙晤的面,齊伯昆又是個老頭子,杜錦寧便沒避開他的手,只是呲牙咧嘴地喊了一聲:“齊大人,您輕點。”
齊伯昆撫著鬍子仰頭“哈哈哈”地笑了起來。
這是皇宮,面前還杵著個皇帝,杜錦寧也沒敢跟他沒大沒小的貧嘴。
她拱拱手又對趙晤道:“亂世用重典。把嚴懲放在這個試行的區域,也是可以的。到時候皇上多派些軍隊把守,衙門裡也可以多增加一些差役,用以維持秩序。兩年以後,如果這個地區形式平穩,經濟也慢慢繁榮起來,能看到改革的成效,而世家們的反應也不強烈,就可以在全國實行新政。到時候,朝中就可以成立一個‘商部’,專管工商事宜。當然,這商部某司也可以先在那個試點進行試行。”杜錦寧又道。
“哦?這個商部,是做什麼的?有什麼作用?”趙晤感興趣地問道。
“商部可以執行朝庭的命令和各項法規,制定適合當地的商業政策,招商引資,對市場進行規劃,登記和管理經營者……”
她把現代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挑選了比較合適古代情況的,一一給趙晤說了出來。
古代是沒有專門的工商行政管理機構的。其事務主要由戶部、工部和內務府三個機構兼管,只進行市場規劃、市場交易管理、經營者登記管理,以及交易契約管理。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行政功能。
“皇上成立商部,把它與其他六部並列,這也是表明一個態度,那就是對工商的重視。皇上的態度一擺出,再放開路引,大宋的商業必然會慢慢繁榮起來。”
趙晤和齊伯昆沒想到只兩天的功夫,杜錦寧就將問題考慮得這麼全面了,把這個“商部”的職能說得十分詳盡,讓人一下子對放開商業充滿了信心。
趙晤做皇子時辦過許多差事,管過不少具體事務,接觸底層社會的機會並不少;齊伯昆更是從縣令做起,一直做到吏部尚書的。兩人對於古代社會的各種問題比杜錦寧認識更加深刻。
於是接下來兩人又提出了不少問題,都是比較尖銳的。本來兩人也沒期望杜錦寧能回答得出來。畢竟杜錦寧年齡和閱歷擺在那裡。他能提出“試點”和“商部”這兩個主意,已是給他們指出了一條明路,其他的細節,他們完全可以叫其他大臣來商議探討,力求拿出一個完善的方案來,讓試點的改革能順利進行。
可沒想到的是,杜錦寧又給了他們驚喜。她回想著現代社會的行政機構的種種處理辦法,將趙晤和齊伯昆提出的問題都回答了七七八八,而且提出的方案有許多是趙晤和齊伯昆所沒想到的,十分有新意,也更加完善,這把趙晤和齊伯昆喜得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