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麼可能?”雖然有人已半信半疑了,但大多數人還是不相信。
此時又有人走了進來,滿臉驚歎地嚷嚷道:“天哪天哪,簡直不敢相信,杜錦寧竟然是個女子。”
“怎麼又是這話?你打哪兒聽來的?”不相信的那些同僚嗤之以鼻,“別以訛傳訛,人云亦云。”
“吏部齊尚書說的。”那人根本沒注意到同僚的表情,仍為那個訊息滿臉忡怔,“齊尚書剛從宮裡出來,也是滿臉的不可置信。”
一聽是齊伯昆傳出來的,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開始相信這是真話了。
誰不知道齊伯昆是趙晤面前的第一紅人呢?如果說宮裡有什麼訊息,第一個知道的肯定非齊伯昆莫屬。
而且,齊伯昆性子沉穩,嘴也緊,是從不會亂說話的,更不會拿這個訊息來跟大家開玩笑。
要是這話真是齊伯昆說出來的,那麼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你是親耳聽齊尚書說的,還是聽別人講的?”老成持重的官員問道。
“我剛才在吏部那邊辦事,齊尚書走進來,有人看他臉色不對,那表情就跟做夢似的,關心地問他一句,他就說出這樣的訊息來。”那人道。
“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有人一臉恍惚的嘆道。
“是啊是啊。”大家也是一臉做夢的表情。
“你們還記得沒有?杜錦寧可是上一屆的狀元,而且,還是六元及第。”又有人感慨道。
屋子裡頓時一片安靜。
大家都想起來了。
可不是怎的?杜錦寧不光讀了書,還參加了科舉,一路考了上來,六元及第,年僅十五歲就成了鴻慶元年的新科狀元。
“她是女子,怎麼能參加科舉考試呢?”有人喃喃道。
立刻有人反駁:“怎麼不可能?搜身又不嚴。而且你別忘了,她是六元及第,這樣的才學,是做不了弊的,搜身的時候對她就寬鬆不少。”
大家都是一路考上來的,太清楚科舉考試是怎麼一回事了。
如果靠著作弊,考個秀才、運氣爆棚考個舉人也有可能,不過成績絕對不會太好。想要一路高歌拿第一,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朝庭對科舉作弊的懲罰太嚴厲,考官和衙役、兵卒們都不是吃素的。最重要的是,天下第一的文章誰替你寫得出?有那水平為什麼不自己考,還要寫出來給你去作弊?
“那她也太厲害了吧。這簡直是天下第一奇女子啊。”有人嘆道。
能以十五歲的年紀考狀元,幾百年來便是男子都沒多少,更不用說女子了。更何況人家還是六元及第,絕無僅有的第一人。
“不光考狀元啊。你看看人家,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搗鼓出高產水稻,聽說南方的那什麼‘經濟改革’也是她向皇上提議的。再看看工部和戶部那些人……唉,人比人真是氣死人啊。”
大家也十分感慨。
他們是刑部的,跟杜錦寧沒什麼業務上的來往,職業使然又喜歡以事實說話,所以這些話就說得十分客觀。
“杜錦寧這樣,是犯了欺君之罪吧?”有人問道,“皇上在這件事上是什麼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