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那個親耳聽到齊伯昆話的人。
“齊大人說,杜錦寧手裡握有丹書鐵券,而且她為大宋也做了一些貢獻,所以丹書鐵券收回,抵消她的死罪。”那位劉姓官員道。
大家恍然,這才想起杜錦寧失蹤前,為了表彰她研究出來的高產水稻,皇上曾給杜錦寧賞賜了一個丹書鐵券。
“這也……太湊巧了吧?”
刑部這些官員天天審案,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疑點。
“在朝堂上商議這事時,阮大人你也在場的吧?你覺得這是杜錦寧特意謀劃的?”另一個官員毫不客氣地懟了同僚一句。
每個部裡,正五品的官員不少,大家都是有資格上朝的。那日在朝堂上議論給杜錦寧什麼賞賜的時候,大家也都是在場的。
要說拿到丹書鐵券是杜錦寧的陰謀,讓這些官員把自己的智商往哪裡放?人人都是傻子被人愚弄的名聲很好聽麼?
因此,不說他們嘴裡不承認,腦子裡就下意識地直接否定這個想法。
“與其說是杜錦寧特意謀劃的,不如說是因為她手裡握著丹書鐵券,才敢大膽承認自己是個女子。否則,她就是抗旨不遵拒絕賜婚,皇上也不會拿她怎麼樣。高產水稻的問題還得靠她去解決呢。”
“對對對,絕對是這樣。”大家都覺得這就是真相,畢竟太有道理了啊。
提起高產水稻,那麼問題就來了。
“既然杜錦寧是女子,她自然不能當官了。那這高產水稻怎麼辦啊?”
“怎麼辦?讓她繼續研究唄。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就算她已不是朝庭官員了,皇上也不允許她推辭不幹吧。”
“可這樣的話,讓工部那些老傢伙的臉往哪兒擱喲。”
屋子裡又是一片安靜,旋即大家都笑了起來。
六部有時候為了搶資源,關係並不是那麼友好,各自給對方挖坑都是常事。看到對方吃癟,自然十分高興。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任誰都不高興吧?聽說杜錦寧為了這高產水稻,沒日沒夜地呆在田地裡。以前還好,做好了能升官。可現在……”說話的人搖了搖頭。
雖說可以賞錢。但朝庭賞錢又能賞多少?百來兩金子再加些綾羅綢緞、金銀瓷器,已是最頂級的封賞,而且金銀瓷器因是賞賜之物,是不能買賣或轉贈的。
再說,有錢有什麼用?沒有相任的權利做保護,越多錢就越容易被人算計。
“她跟我閨女一樣大呢,還沒找婆家。就這麼讓人家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呆在田地裡,唉……”一個疼閨女的官員嘆道。
大家這才想起杜錦寧是個女子,還是個小姑娘。朝庭這樣白使喚人家,似乎真的不好。
“這些,皇上應該會有考量的吧?”
“也許吧。”
此時,其他衙門也在議論此事。大家說的話,跟刑部的官員大同小異,除了工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