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平看下面的考生一個個愁眉苦臉,抓耳撓腮,便是第一名的杜錦寧也一樣皺眉不已,心情頓時好了不少。
別的地方本官插不上手,但在本官這一畝三分地裡,八股文和八股詩就是考試的主題。寫得出來,你就能高高取中;寫不出來,那就斟酌給分。
這一刻,周東平竟然生出“此處我就是主宰”的心理來。
周東平這題目出得匆忙,李一同當時的注意力全放在兩種題型的數量上了。這時候他才注意到兩首試帖詩的題目。
他暗暗蹙了蹙眉。
他作為周東平的師爺,自然是推崇在科考時以八股文為考試形式的。但過猶不及,在八股文還沒得到絕大多數人認同的時候,八股詩這種更有爭議的東西,是不能這樣拿出來做考題的。
他完全可以想像得出這場府試之後,朝庭因此而產生的爭議。
周東平這些年仕途走得太順,似乎有些自大了啊。
自己是不是也該回去種田了?
正在此時,李一同看到杜錦寧眉頭一鬆,似乎解決了一個大難題,表情變得輕鬆起來。緊接著,她便提筆在稿紙上寫起字來。
李一同很是好奇,想知道杜錦寧寫的是什麼詩。這種時候,作為師爺的他是可以在考場裡任意走動的,但想到周東平似乎對杜錦寧十分不待見,自己這樣走過去,引起周東平對杜錦寧的注意,從而引發不滿,那就害了這孩子了。
他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心,靜靜地坐在那裡沒有動彈。
可下一刻,他發現周東平站了起來,揹著手走了下去。
李一同猶豫了一瞬,旋即也站起身來,跟在了周東平的身後。
周東平並沒有直直地往杜錦寧那個考號去,而是先去了周致那頭,看了看他在做什麼,這才一路往那邊看下去,之後繞到了第二排。
他的巡考,讓這些考生都十分緊張,有些臉色發白,字都寫不下去了;有的直接把墨汁滴在了紙上。幸而所有的考生都是先打草稿,再謄抄到卷子的,否則周東平這一走動,不知毀了多少人的前程。
這情形,看得李一同搖頭不已。
現在才是府試,這些人就這樣了;以後要是參加殿試,面對著生殺予奪的皇帝的時候,不知道會怕成什麼樣子,恐怕連筆都握不穩。
不過,這裡絕大多數人不一定能有機會參加殿試就是了。
李一同跟在周東平身邊轉了一圈,又繞了回來,最後周東平停在了杜錦寧面前。
杜錦寧聚精會神地寫著詩呢,此時只覺眼前一黑,有人影擋住了光,她疑惑地抬起頭來看了周東平和李一同一眼,旋即低下頭去又繼續寫她的詩。
儘管倒著看,但杜錦寧的字夠大,周東平和李一同還是看清楚了她寫的第一行詩句:“長夏千章木,濃陰百囀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