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只要輕飄飄的“不聽”兩個字。
長安, 曲江池,杏園。
每年皇帝都會親臨此地數次,大宴群臣, 偶爾私底下也會過來遊幸一番。
不過這一回,李純並不是來玩的。
前兩天,李吉甫建議他招募天兵, 為自己所用。這種事, 當然是不方便以朝廷的名義去跟雁來交涉的,只能私底下辦。今日,就是來見那有心接這個任務的天兵。
其實李純是不太想見天兵的, 因為每次見到他們, 準沒好事。
但這種事,他不可能完全放心交給李吉甫去辦。李純現在已經意識到了軍隊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好處,涉及到軍隊的調動, 還有可能要支付大筆錢財, 不親自到場他不放心。
好在這個叫胡某人的天兵的態度好得出奇,不僅提前到杏園外等候, 見了他也是禮儀周全、十分恭敬, 讓李純心下好受了一些。
寒暄完畢, 就要進入正題了。
雖然心知肚明這是一樁生意, 但李純身為皇帝, 還是要臉的,平常收錢, 那都是下面的人非要進奉,他勉為其難收下而已。如今要跟人討價還價, 他當然不方便開口,因此只是坐在一旁, 聽李吉甫跟天兵交涉。
李吉甫深諳皇帝的心思,因此沒有一上來就直接問價,而是先問起天兵的打算,為何會想要接受皇帝的僱傭——他雖然跟皇帝提了建議,但訊息暫時沒有宣揚出去,是天兵拿著郗士美的推薦信主動找上門來,說是願意為皇帝分憂,解決成德之事。
對此,李吉甫倒是沒有懷疑,畢竟成德的訊息,長安城已經傳遍了,何況還有不少天兵正在河北一帶出沒,他們知道得恐怕比宮中更早。
多此一問,其實是給皇帝聽的。
畢竟這事實在太巧,顯得他像是天兵的說客,又是要從皇帝的私庫掏錢,就算現在皇帝不懷疑,事後只怕也會多想,不如先說清楚。
胡某人雖然溫文有禮,但一開口,也是天兵式的直白,“我等在大唐境內行動,難免要與各方勢力打交道,若是能順便替陛下分憂,何樂而不為?”
是能順便賺錢,何樂而不為吧?李純下意識地想。
不過也對,以天兵的行事,一旦到了地方上,很容易跟那些驕橫跋扈的藩鎮起沖突,所謂替他辦事,確實只是順便。
一瞬間,李純甚至有點後悔,覺得這筆錢也不是一定要花。
不過這念頭只是一閃而逝,他很快就冷靜下來,這錢買的並不是天兵的行動,而是一個名義。這種事情,如果是天兵自發去做,那即便藩鎮服膺、百姓歸心,也與朝廷沒有任何幹系。
他花錢,就是要讓所有人知道,天兵是在為他辦事。
李純這樣想著,不由得看向李吉甫,希望他能記得確認這一點。
李吉甫也沒有讓他失望,立刻問道,“既是為陛下分憂,諸位行事就須得時時顧忌朝廷的臉面、陛下的威儀了,不可肆意妄為,這一點,不知胡娘子可能保證?”
不僅說破了李純的擔心,還更進一步,要求天兵在代表朝廷行事時,要約束自己的行為。
胡某人笑道,“既然收了錢,自然要客戶至上。我們的信譽,陛下和李相公可以放心。這些條款,都可以體現在契約上。”
話說得直白,但李純和李吉甫確實放心不少。
尤其是李純,想到年年給藩鎮撥那麼多的軍費,可是每每朝廷有命,他們還是陽奉陰違,戰鬥的時候百般推諉,要錢的時候倒是有無數理由。這麼一比較,天兵這種拿錢辦事的態度,就讓人舒服多了。
見他微微點頭,李吉甫就又問道,“胡娘子如此胸有成竹,莫非已經想好了如何為陛下分憂?”
李純聞言,也好奇地看了過來。
胡某人自信點頭,“我有三策,皆能為陛下分憂,端看陛下如何選擇了。”
“不知是哪三策?”李純沒忍住,主動開口詢問。
“這第一策,便是陛下選定新任的成德節度使,我們會護送他到成德赴任,解決整個過程中遇到的所有麻煩,直到他坐穩這個節度使的位置。”
李吉甫立刻問,“如何判斷他坐穩了節度使的位置?”
“自然是麾下軍隊皆如臂使指。”胡某人知道他問的是萬一玩家走了,軍隊又有反複怎麼辦,因此直接道,“若是現在的軍隊不聽話,那就打散了重組。”
李吉甫聞言,心情有些複雜。
這樣的力量本該歸屬於朝廷的,如今卻還要向安西軍去借。反過來說,安西軍若是能隨意打散成德軍重建,那麼這支軍隊就算再好用,對上他們的時候也不會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