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章 “只怕天下震動、人心不安。”

第173章 “只怕天下震動、人心不安。”

大明宮, 紫宸殿。

今日小朝會要議的,是安西軍的封賞——雖然古麗雅母子還在路上,估計要數月之後才能抵達, 但安西軍收取葛邏祿的戰報,卻已經送到了禦前。

打了勝仗,而且是直接斬殺敵酋、佔領全境的大勝, 放在以前, 就算不昭告改元,至少也值得一個大赦天下、軍民同喜。

但這畢竟是安西軍。

想想看,大唐周圍還有吐蕃、回鶻、南詔、渤海、新羅、日本等國, 北邊的奚族、契丹族也不太安生……以天兵的戰鬥力, 完全可以一路平推過去,將大唐的國土拓寬到前所未有的廣大之境。

李純光是想想那樣的景象,都會激動得身體發抖——只不過以前是因為興奮, 現在是因為害怕。

雖然安西軍打的仍然是唐字旗, 可天下人都知道他們的主人是誰。打了勝仗,功勞和名聲都是安西軍得了, 傷的卻是皇帝的錢袋子。

畢竟別的慶祝活動可以沒有, 封賞卻是不能省的。

李純已經意識到, 自己從前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以為只要看不到天兵, 離他們遠遠的,就不會被影響。但事實上, 天兵不在朝廷,朝廷上卻天天都在為他們操心。

他甚至有點懷疑, 是不是上回自己給錢太痛快了,讓天兵産生了什麼誤會, 又想用這種法子從他口袋裡掏錢。

所以這回,皇帝不想再當這個冤大頭了。

他上回其實也是被坑了,畢竟完整的名單送上來之前,誰知道他們幾天就打完的仗,還動用了十幾萬人啊?

這回的葛邏祿可是打了半個月。

所以李純幹脆將朝臣召集過來,讓他們來操心。

能想辦法省下這筆錢最好,實在省不了,也要讓國庫來出——上回為了堵朝臣的嘴,一萬金全都歸入國庫,他至今想起來還會心痛呢。

皇帝的這些算盤,此刻在紫宸殿裡的人都看得清楚。

問題是國庫也沒錢啊!

要是按照上回的標準,把內庫和國庫一起算上,也拿不出那麼多封賞來。

安史之亂後,大唐的朝廷窮得天下皆知,從代宗開始,一直在任用能撈錢的能吏,哪怕他們撈的手段不那麼光彩,也顧不得了。即便如此,國用依舊是捉襟見肘。

但這事又不能耽擱,天兵自己效率高,也如此要求別人,可不管他們有多少苦衷,又如何囊中羞澀。

幾位重臣硬著頭皮開口,說的卻都是些無用的廢話,讓李純十分失望。

他將視線投向李吉甫,“李先生可有良策?”

李吉甫還真有點想法,但算不上良策,所以他還沒想好要不要說。

聽到李純點了自己的名,他微微沉吟,還是決定開口。

自從河北之事皇帝半途反悔之後,不知是面子上過不去,還是心裡有了什麼想法,這段時日,皇帝但凡議事,都是將幾位宰相和六部尚書盡數召來,再不似他剛剛還朝時那般,日日讓他單獨奏對,凡事都先與他商量。

雖然還稱不上疏遠,但李吉甫心中已經有了警覺。

若不想讓這種情況繼續惡化,就必須要拿出讓皇帝滿意的手段來。

撈錢不是李吉甫擅長的,他也無意在這方面與人爭短長,那就只能考慮怎麼不花錢了。

李吉甫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之前安西軍收回于闐等數城,吐蕃大論曾送來書信譴責,不如命人將書信抄送安西。”

眾人一愣,繼而反應過來。

于闐也好,葛邏祿也罷,原本都是被吐蕃佔領的地盤。現在唐蕃兩國的盟約剛剛談成,正是關系最好的時期,安西軍出兵連克兩地,從道義上來說,是有點不合適的,還讓朝廷陷入了被動。

之前,皇帝沒理會吐蕃的追責,心裡想的是,有本事你去找安西軍抗議,把書信發到長安來,不就是柿子挑軟的捏嗎?

但現在,倒是可以做為一個搪塞安西軍的理由——你看這事情辦得太不厚道了,不過吐蕃方面的壓力朝廷可以幫忙頂住,封賞就省了如何?

反正吐蕃也就是口頭上斥責一番罷了,不可能動真格的。

其實朝廷說這種話,也很不厚道,畢竟他們是什麼都沒出,就白白得了一塊土地。但這土地畢竟也到不了朝廷手裡,除了一個名義也什麼都沒得到。而且國庫是真的沒錢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即便不能將所有封賞都省了,至少也要削減掉大部分,不能再像上次那樣賞錢了,否則以安西軍的進度,要不了多久,大家還得聚在這裡發愁。

所以宰相重臣之間雖然也是暗流湧動,但這會兒也沒人站出來反對李吉甫的提議。

要反對,得自己能拿出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