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5章 到底是誰給了皇帝這麼大的刺激?

第185章 到底是誰給了皇帝這麼大的刺激?

翰林院在麟德殿西, 有小門直入禁中,日夜皆有翰林學士值宿以備皇帝諮詢、草詔之需。

翰林學士這個職位本就是為了分薄相權而設,因此翰林學士自然也分走了中書舍人的制誥之權, 從此開啟了“兩制”,即由翰林學士所撰寫的“內制”和中書門下正式發布的“外製”。

所以,當有宦官前來宣召李絳時, 他並沒有多想。

直到他從皇帝口中聽到了自己要寫的內容。

李絳手一抖, 幾星墨點就灑在了素潔的白麻紙上。

“陛下,”他遲疑片刻,還是擱下筆, 開口問道, “不知此事可與政事堂諸公商議過?”

李純淡淡道,“此禁中事,宰相無得與參。”

那這確實。

開的是洛陽宮, 辦的是麗正書院, 確實都可算是天子的私事。在這一方面,大唐的皇帝一脈相承, 翰林院、樞密院、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不都是這麼來的嗎?

李絳作為翰林學士, 確實無法反對。

皇帝讓他來擬這份聖旨, 何嘗不是一種信重呢?

況且這個麗正書院也與玄宗當年初置時不同, 明言只修書, 既不會幹預朝政,也沒有以備諮詢的功能——除非皇帝封了, 才會去找安西軍那邊的人參與軍國政事。

但李絳的心情還是很沉重。

皇帝登基四年,表現堪稱明君, 在這種地方,基本都很願意聽取臣子的意見, 能夠盡量抑制自己的私心,不去隨意破壞朝廷法度。

但從這件事上,李絳發現,皇帝的想法已經開始轉變了。

而他甚至不知道這變化源自何處。

這讓李絳心下有些不安。

但皇帝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他就算再勸諫,多半也是“帝不聽”。皇帝到底是皇帝,一旦他下定決心擺爛,做臣子的就會徹底陷入被動。

李絳只得重新提起了筆。

很快詔書寫罷,李絳等墨漬略幹,便將它捧到皇帝面前呈上。

李純看了一遍,揚聲叫來梁守謙,讓他去頒詔。

李絳聞言微微抿唇,好歹忍住了沒有開口。之前就算是“內制”,皇帝也大都會送中書門下審議,但現在讓宦官直接頒詔,就是要跳過這一步了。

雖然規矩上能說得通,或者說當皇帝不講規矩時,皇帝就是規矩,但這無疑是個很壞的訊號。

梁守謙領命而去,但很快又回來了。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李絳一樣,第一時間察覺到皇帝態度上的變化,所以中書門下以不合規矩為由,拒絕了這道詔書。

“是誰首倡?”李純問。

梁守謙說了一個給事中的名字。

李純便轉頭對李絳道,“擬旨,將此人流放嶺南。”

“陛下,這……”

皇帝加重了語氣,“即刻擬來。”

李絳深吸一口氣,但還是道,“旬月之間便貶謫數位近臣,臣恐人心搖蕩,惶惑不安。給事中本就是諫職,掌封駁之權,且此輩皆是骨鯁清介之輩,蓋因身荷聖恩、不敢不報,因此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好一個骨鯁清介,好一個身荷聖恩!”李純怒極反笑,“依朕看,都不過沽名釣譽罷了。”

這話說得太過誅心,李絳“撲通”一聲跪下,不敢再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