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六叔,小子我現在既然拿給你看了,當然就是真的了。
您現在,想必應該高興了吧。”
此時,邵一夫的這般狀態,莫軒以前可真的是極少見的,這也能夠說明對面的人心中的激動了。
說來,電影《貓頭鷹與小飛象》在他的縱橫院線上映,也有這麼些天了。
而且,由於縱橫院線是在原來的邵氏院線的基礎上,重新加入了不少影院,影院裡面進行了“精裝修”。
整條院線,一次效能夠容納的觀眾,可比以前要強了不少,所以一部電影的放映週期,相對而言就更短了。
到了如今,《貓頭鷹與小飛象》的潛力,也快要耗盡了,差不多到了下畫的時候了。
當然,或許此時會有人問了,既然票房賣的不錯,那麼為什麼不延長放映週期,賺取更多的錢呢?
君不見,在前世的二十一世紀,一部電影稍微賣的不錯,便可以得到延長放映週期。
但是,這對莫軒,這對莫軒的縱橫院線來說,還真的不值當。
作為縱橫院線來說,它到目前為止,就不缺少優質的電影上映,尤其接下來的重頭戲《賭神》,那是槓槓的質量,票房雙保證。
既然如此,它又怎麼會不捨得這點蠅頭小利呢?
而作為莫軒來說,他是縱橫影業的老闆,一部電影拍出來,能夠越快的上映,就能夠更快的回籠資金,拍攝其他的電影。
這,他沒有道理不做啊。
要知道,這《貓頭鷹與小飛象》賣的再好,也是德寶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
他可沒有自己吃虧,幫別人賺錢的愛好。
“呵呵,你小子,就知道開六叔的玩笑。”
見到對面的莫軒臉上流露出來的調侃,邵一夫的心裡面苦笑了一聲,臉上也苦笑不得。
不可否認,他的心裡面,的確是相當相當的高興。
要知道,自從進入一九七零年代後期始,香江影壇即形成邵氏與嘉禾雙雄對峙的局面。
兩大電影公司分別擁有大型片場和發行院線,邵氏的清水灣影城,嘉禾的斧山道片場,每日都在拍片趕工。
每到黃金檔期,兩大院線便會盡出猛片對撼,反觀其他的獨立小電影製片公司,就只能夠在兩個霸主中的夾縫中求生存。
這種局面持續到1981年被麥加、石舔、黃百銘合組的“新藝城”影業公司打破。
他們在之前一年取得財雄勢大的“金公主”集團支援,創業的許多已有不俗表現,後來更是壓制了嘉禾和邵氏。
甚至,兩家連映電影,都沒有斗的過新一城一家。
嘉禾影業,重創了邵氏影業的電影帝國,打擊了它的霸權與威望;
新一城影業,給予邵氏影業致命一擊,讓它邁入古稀,踏進墳墓。。。。。
可以說,嘉禾與新一城,都是邵一夫的心頭恨,而現在,“邵氏院線以另外一種身份,打敗了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