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七十九章 【“提鞋”的金像獎】

當時香港電影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在亞洲乃至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香江電影”,也如同“金鏞武俠”一般,風靡東南亞。

每一年,“香江電影”都會在東南亞地區上映,因此“東南亞”也就成為了香江電影的大票倉。

但是,儘管當時的香江電影發展日新月異,邵氏電影公司,嘉禾電影公司兩雄稱霸,一年好的電影都層出不窮的。

不過,就是如此的輝煌的情況下,整個香江電影界,卻卻沒有一個屬於自己,屬於香江的電影人的的電影節,甚至沒有電影人自己的官方組織。

於是,一個“大單”的的念頭便產生了。

《電影雙週刊》以其對電影事業的關注和責任感,組織了一群電影人進行年度優秀電影和優秀電影人的評選,並從一九八二年,也就是前年開始,與香港電臺合作舉辦正式的頒獎典禮。

陳栢生,就是《電影雙週刊》的創始人,代表人物。

此後每年一度,金像獎就會如期舉行。

其目的是透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錶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

同時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希望藉此促進香江電影的繁榮,提高電影人的製作水平和觀眾的欣賞水平。這就是在華語影壇具有極高影響力和權威地位的香江電影金像獎的由來。

當然,那個,是幾年,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後的地位。

至於現在嘛額,香江電影金像獎,只不過是一個“小不點”而已。

不說跟其他的國際大獎項相提並論了,就算是跟臺島的金馬獎,說句“真真切切”的大實話,現在的香江電影金像獎,給金馬獎,提鞋,都不怎麼夠資格。

這個,就從前面兩屆,香江電影金像獎的寒酸相,就可以看得個真真切切了。

在二十一世紀,網路上,有著一段關於“香江電影金像獎創始人”“電影雙週刊創始人”陳栢生的回憶錄。

在其中,這麼寫道——:

當年“我們可不可以搞大它”一句戲言,催生了今日星光熠熠的香江影壇盛事。

記得當時《電影雙週刊》於一九七九年一月創刊,每年年初都邀請影評人評選過去一年的十大華語片與十大外語片。

而在一九八二年初,編輯部正在討論“十大”評選時,我忽然爆出一句“我們可不可以搞大它”。

雖然當時編輯部意見分歧,但結論是“不妨一試”。

以當年《電影雙週刊》的人力財力,要辦一個頒獎儀式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只能找幫手,終於邀得香江電臺合辦。

但與香港電臺的合作並不愉快,那時我們很抗拒政府官員作頒獎嘉賓,也不滿意港臺一些作風,第二年我們又要另找拍檔。

在另外的一個拍檔的介紹下,找到了星島報業。

當年是星島六十週年紀念,想搞一臺sho作紀念活動。但當時想搞大sho又不想假手於人,自然攪不出好東西,因而錯漏百出,而備受批評。

於是,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