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三十三章 【快手的前車之鑑】

等級,萬物靈長都要分。

從遠古時候的部落,到後來的朝代,國度,甚至是到了現代社會,等級一詞,就從來沒有退出過歷史長河。

而對於一個“導演”來說,他的等級,當然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他所拍攝電影的票房所決定了。

“講究?”

以票房論,在場的人,王京,吳雨森,杜琪鋒,劉冠偉,甚至是以個人工作室加入縱橫影業的徐可,都找不出“辯駁”的理由。

香江,盛行唯物主義。

如果說唯物主義,有些人不明白的話,那麼換個詞彙,“講究現實”也可以。

對於這些導演來說,希望自己的電影,所賣的票房,高,這個是一件很現實,很理所當然的想法。

想想看,現在,這八十年代的香江電影圈是何等的繁榮,每一天,整個香江不知道有多少大大小小的電影公司在開工。

儘管,大部分的電影拍攝出來,連個上映的機會都沒有。

那麼,這又是為何呢???

無他,利益,說的直白一點,就是錢。

一部電影,如果能夠大賣,絕對是屬於一個“合法”的暴利,就拿著縱橫影業的電影《英雄本色》來說,拍攝資金也就兩,三千萬港幣不到。

但是,它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呢?

它的香江本地票房打破香江電影票房記錄,同時也在臺島,新加坡,日本,以及整個東南亞都火爆異常,甚至還打入了歐美市場。

這,最終縱橫影業所收穫的,最少都是上億港幣。

更不用提,它還有附帶的版權,紀念品,周邊,以及錄影帶等等,這也是源源不斷的財源,一部電影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竟然至此。

這個,足以叫做暴利。

其他的,不管是做什麼買賣,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實現利潤是本錢的數倍,而且沒有一點的風險呢?

貌似,沒有。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整個東南亞熱錢的流入,彷彿也就顯的“理所當然”了。

當然了,所拍攝的電影究竟能不能上映,有沒有院線上映,他們暫時也管不了那麼多了,至少票房會不會大賣,這個就更加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每個想發財的人,都相信自己的運氣和“實力”。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這香江的導演們,自然也是把電影的票房,看的很重很重了,不然到時候票房不好,虧了投資者的錢,誰TM的還找你拍電影啊。

“咳咳。”

“老闆,不知道您所說的講究?是指哪個方面啊?”

如果說,在在場的眾人當中,硬是要在找出一個對上面推出的這個“導演等級制度”最滿意,最高興的,恐怕就要屬於王京了。

數遍整個縱橫影業,論起票房,王京還沒有怕過誰呢。

一貫以來,王京拍攝電影的宗旨,就是萬事都以票房論,不能夠讓投資人虧錢,至於其他,電影的型別是什麼,是不入流,還是屎尿屁,甚至是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