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三十三章 【快手的前車之鑑】

這個,統統都不在王京的考慮範圍之內。

他只明白一件事:“一個賺不到錢,甚至讓投資人虧錢的電影導演,肯定不是一個好導演”。

而秉持著這一“理念”的王京,也很好的實踐了這一點,不管是開始在邵氏影業,還是現在的縱橫影業,王京的電影,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內涵”可言。

因此,這要按票房論,簡直不要太棒了,他是高舉雙手,雙腳贊成啊。

如果一來,憑藉他的電影票房,這縱橫影業的“一號導演”,豈不是名副其實,而且還是得到了“官方認證”的。

這種榮耀的吸引力,是王京所不能夠抵擋的。

因此,在自己的“大老闆”說出了“有講究的”幾個字後,作為“代表”,王京第一個“迫不及待”的問了出來。

“這電影,賣不賣座,是關鍵。”

“但是作為一個香江一流的電影公司,咱們縱橫影業也絕對不能夠完全的以票房論,甚至只有票房,那和暴發戶沒有什麼區別。”

“我們縱橫影業要做的,是電影公司中的豪門。”

暴發戶,在法語中也稱之為新貴,指一個人在短時間內就取得了可觀的財富,多數時候被用來形容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質卻沒有跟上,區別於貴族和豪門,屬於貶義詞。

《儒林外史》第五三回:“也是那些暴發戶人家,若是我家,他怎敢大膽!”

《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城裡的大官大府,翰林、尚書,咱伺候過多少,沒瞧過他這囚攮的暴發戶,在咱面上混充老爺!”

曹禺《京都人》第一幕:“隔壁那個暴發戶杜家天天逼我們的債。”

從上面的這些典故中,不難看出人們普遍的對於“暴發戶”的鄙視,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它都是一個貶義詞,讓人所瞧不起。

對於一家電影公司來說,如果它僅僅是考慮到電影票房,那麼其他的人對它的印象,絕對好不了。

比如,快手。

作為一款神奇的軟體,快手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就從一億使用者,跨越到了五億的使用者,成為了一款“大眾應用軟體”。

但是,它給人的風評,並不是那麼的美好。

低俗不堪,成為了許多人對這款軟體的印象,而那些大的,有底蘊的品牌商,廣告商,也是對快手敬而遠之。

雖然擁有廣大的使用者,但是也僅僅如此罷了。

為何?

這個,就是因為快手的“暴發戶”氣質,在它的平臺上,充滿了“低俗不堪”的內容,如果僅僅是一部分還好,但是絕大部分也是之後。

眾人對於“快手”的印象,也就定格在了“低俗不堪”“暴發戶”。

這個印象一旦確定了下來了,那麼它想要改變,那真的是千難萬難,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可能了,這個就跟那些娛樂明星一旦出軌,這個標籤就跟著他或者她一輩子了,沒有什麼區別。

在莫軒的角度,他當然不想自己一手創立的縱橫影業,被人當成“暴發戶”,“屎尿屁的聚集地”,那個,不是他想要的。

錢,當然要賺。

屎尿屁,也不是不可能拍,但是僅僅如此,這是絕對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