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能猜到宋恆的決策下,陳錫康也為宋恆所展現出來的自信與豪橫而心有戒備。
陳錫康知道,西陲大軍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將整個九江郡吞下,都是因為宋恆先外后里的決策。
先盡全力將太武的進犯平定,以讓自己可以安心對付強漢之中亂事時,平定太武進犯這樣的舉動也能讓宋恆得到滿朝文武的認可與支援,所以宋恆選擇了暫且放任自己與夏王攻城掠地,而這樣的決策背後所體現的,是宋恆有著絕對收復失地的自信。
太武事了,在太武征戰的一眾漢陽諸姬與大軍就要回到長安之中,而在一眾漢陽諸姬征討太武時,強漢之中長安接連吃癟,所以不難想象,一眾漢陽諸姬一旦回長安後,便會立即掀起反擊!
太尉與一眾漢陽諸姬的強大已經從太武戰敗求和之事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所以陳錫康不敢有絲毫大意。
九江郡之後便是太尉的望帝城,西陲之後的對手,會是長安中最為尖銳的力量之一。
兩封書信又影子內閣送外之靈時,陳錫康熄燈之後,也輕手輕腳的去到暖和的穿上。
事情都已經發生了,陳錫康與武葉媚就更加沒有太過拘束之處了。
一夜過去,當陳錫康與武葉媚還在將軍府中時,太武皇后等一行隊伍進入慧靈後,守軍也在第一時間將資訊送到了陳錫康手中。
而當陳錫康與武葉媚匆匆起身時,帶著通關文書的太武皇后一行人已經進城。
因是戰敗方的原因,所以太武皇后一行一路走來沒少聽到非議鄙夷之聲,不過如今進入慧靈時,一行人卻沒有聽到街道之中傳來任何鄙夷之聲。
為慧靈城中人們的見到自己等人的反應而驚奇時,被軍隊護送進城的太武皇后好奇之下也掀起簾子。
太武戰敗求和的事情早已經傳得天下皆知,此時見到太武皇的軍隊,城中之人自然有議論之聲,不過想到陳王與王妃就在城中後,人們雖然議論,不過言語之中對於太武到也還算恭敬。
雖然武葉媚是太武皇女,不過整個西陲中人對於武葉媚都沒有排外之心,既是因為愛屋及烏,也是因為武葉媚對西陲的心意。
所以此時從陳王和王妃出現在城中這一舉動之下看出來一些東西后,城中之人也算是給太武一行人面子。
“我們一路走來,這還是第一次步入西陲的實力範圍吧?”一路看著外面時,車馬軲轆在平整的路面上軋下時,車中的太武皇后也淡淡出聲。
“從天興城進入強漢到現在,我們確實第一次步入陳王之境。”聽到母后的聲音,同坐一車的太武皇子武太極也淡淡出聲。
不過此時看著左右街道之中的紅燈綵飾,濃郁的年味撲面而來時,看到城中來往之人臉上洋溢的幸福,武太極的臉色始終輕鬆不起來。
城中的輕快氣氛,與太武中所洋溢著的沉重星辰了鮮明的對比。
“之前我等路過其他都城時,城中來往之人絲毫不掩唾棄與鄙夷,口中更是不留善意,不過這裡不一樣。”
看著路邊人們的神色,雖然還是能從其中看到對於自己太武之人的不喜,不過太武皇后也看到了人們在將這份心緒刻意壓制下去。
再次聽到母親開口,從感傷中退出來時,武太極也終於將注意力轉移到周圍,而見到周圍街道中人雖然同樣在議論自己一行人,不過卻未有指指點點之舉動,也沒有任何無禮之人行冒犯之舉時,眼中也有驚訝出現。
一路走來,自己等人因為是太武之人,受盡強漢中人鄙夷唾棄,不過這裡的人們,卻有一份說不清道不明的善意表現出來。
“強漢之人最是團結,而這其中又要數西陲之人為最,如今西陲自立一方,由陳王率領,萬人心向一處,有凝聚所在後,唯陳王是一切,這份善意該是因為陳王而起吧。”雖然沒有下車詢問,不過太武皇后還是立即將周圍會出現如今景象的原因說出。
聽到母親的分析,眉頭皺住時,武太極沒有再說話。
作為此次跟隨的護衛,緊貼皇車的原因,此時的錢正中也將車中皇后與皇子的談話都聽在耳裡。
“皇后與皇子有所不知,這西陲之地早年因為開國公與師傅的原因,受盡鄙夷與擠兌,於強漢之中,時常被他人欺壓,而如今西陲在師傅的帶領下起勢,數年之間便做到昂首挺胸的立於世人面前時,對於師傅的敬畏之心,言語難以明表。”
“知道師傅與師孃在城中接待皇后與皇子,城中之人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要師傅留面。”
聽到窗外劍聖的聲音,武太極心中五味雜陳時,還是問出口了。“錢劍聖,陳王,果真有傳言中那般神勇之姿?”
自己所見所聽,關於陳王之人之事,無一不透露著陳王的神勇強大,便是之前在與太尉等一眾人交戰時,同樣多次從強漢太尉與那一眾漢陽諸姬的口中聽到眾人對於稱王的讚詞,所以武太極很好奇,如今的陳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對於陳錫康,武太極並不陌生,數年前陳錫康被武葉媚收留在神武宮時,其也與之相處過一段時間,不過那時候的陳錫康和現在的陳錫康,於武太極的認知裡,完全是兩個人!
“皇子,師傅是什麼樣的人,我作為一個修士,對他的評價太過單一,您還是親自去看看吧。”
看到前方出現的人,只為師傅身上的氣息神色怔住時,錢正中也怔怔出神。
而在車馬中,武太極與太武皇后透過窗戶,也看到了前方出現的人。
無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