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式微式微 第61章 式微舊事

見過教書先生拿著戒尺打手掌心的,見過教書先生拿著竹條敲腦袋的,也見過教書先生手裡盤著核桃的。

紙扇,茶壺,玉握件,菩提手串,甚至還有那些有著獨特雅興的先生帶著自己養的鳥雀來授課的。

可誰見過教書先生腰間佩劍的?

這是什麼奇怪的癖好?

這是來上課的還是來殺人的?

戒尺竹條敲打一下會疼上一會,核桃玉佩什麼的先生也不願意砸在自己頭上,但這劍就說不好了,哪個學生敢站出來昂著頭說上一句先生儘管對著我砍,砍不中算你的,砍中了算我的?

神朝不禁止普通民眾習武,畢竟於不周山立朝的人皇先祖便是為人族用拳頭打下來的天下,更何況神朝雖然國力強盛,穩穩壓著南方諸國與北方五族,但畢竟人族自強,因此對於武力從不懈怠,所以神律對於攜帶兵器這方面向來管制寬鬆。

佩劍但不能佩刀,不禁弓,但禁長兵鎧甲,這些都會在入城時仔細地排查一番。

至於進了城後怎麼樣,諾大一座洛城,沒有閒人回去關注這些瑣事,但只要有一絲異動,會引起不好的事情的時候,作風嚴肅,效率驚人的巡城士兵就會把壞事扼殺在源頭上。

劍是禮器,文人經常會配一把劍彰顯自己的身份,所以寧舒有劍其實也不奇怪。

若是尋常裝飾用的木劍倒還罷了,但寧舒拍在桌子上的劍雖然還套著劍鞘,但明顯可以感受到劍鞘下滲出的絲絲寒氣,臺下坐著的學子們絲毫不懷疑這是一把寒光爍爍的三尺青鋒。

於是教習室安靜了下來。

寧舒很滿意這些來自各個富貴人家,受過良好教育的少爺小姐們的心性修養,以及面對不可抗情況的正確反應。

不像平安城那些天性頑劣的孩童,就算是將劍拔出鞘只怕也安靜不下來。

“今日我們要講的是神朝文學史的分期......”寧舒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課。

臺下傳來的只剩下嘩啦啦整齊的翻書聲。

......

......

“如果將神朝的文學史比喻成一條浩蕩的河流,那麼我們從現在的式微年間向人皇初祖,自下向上追溯,就會發現,在人皇初祖的那個時候,文學遠沒有現在這樣的系統化,那時候的文學就像是一片渾茫的雲天,不可詳辨。”

“文學真正的起源應該是更為久遠的,據神朝現有的文獻的記載可以追溯到混亂時期,那時候人族的文字都是通用的,所以產生的文學體裁也大致相同......”

“河流有上游,中游,下游之分,那麼神朝的文學史也可以分成上游,中游,下游,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初元,明歷,式微,三個時期的劃分以太府所推出的刪繁就簡的明曆元年為分水嶺。”

“這個部分是太府書科考核的重點中的重點。”

只有當寧舒說到重點的時候,講臺下面才傳出了動筆的刷刷聲。

寧先生講的很詳細,但看上去並沒有多少學子在聽,少年們昏昏欲睡,而坐在一起的少女們雖然沒有像往常一樣小聲討論哪一家的胭脂好用,卻也沒有聽課,而是好奇的看著臺上那個青澀卻出口成章的少年。

“小先生很儒雅呢。”

隨著院中放課鐘聲的響起,學子們作鳥獸散,紛紛離開了教習室,有膽大的公子哥還想摸一摸寧舒放在臺上的劍,還沒接近就被寧舒瞪了回去。

去酒樓聚會的,去賭坊贏錢的,去青樓花天酒地的,還有去城外園林中游獵的......

下一節課要到三日後了,所以寧舒迎來了自己助講生涯的第一個休息日。

......

......

白鹿國庠的藏書閣中。

寧舒走在書廊間,一邊思索一邊尋找。

他準備趁著三天的空閒時間查一查宋先生家的一些事。

先前在船上時聽宋先生說起過,他自己原本是太府的學子,之後因為家中遭受朝堂變故被迫離開洛城,那麼,宋先生的家族應該也屬於神朝官員體系的一部分,只是不知道宋先生家中究竟遭遇了什麼樣的事,竟然可以影響到太府這樣被譽為神朝心臟的地方。

因為白鹿國庠開設有專門的法家學科,所以使得白鹿國庠成為了神朝少數幾個可以收錄刑部案件的學府之一,其中更是有些經典案例是要被當作例子來在課上分析的。

所以寧舒進白鹿國庠一方面也存有這樣一個心思。

透過白鹿國庠的案件來尋找當年發生的一些舊事,說不定可以有所收穫,也算是給死去的人一個交待。

寬敞的走廊兩側規整的擺著一排排木製書架,上面刷著暗紅色的漆,以木牌作為每一種分類的標註,一本本書籍依偎在一起,等著學子們的寵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