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表面的理解很簡單,透過做工,完成工作,最終建成工程,宋人沒玩明白地方就在工程選擇上!”
女帝皺眉,“宋人的工程,繼承與隋唐,數百年來新修水利道路,他怎麼就沒明白?”
隋唐盛世就在關中平原,宋人以司隸為核心,可以說是佔下了最肥美的一塊肉。
“白紙作畫易,古畫修復難,吃了隋唐很多方面宋人就必須依法隋唐,框架已定,除了修修補補,宋人還能幹什麼?加之歷代君王難有魄力,因此我才說是裱糊匠!”
“明白了,宋人是修補,我武人則可興造?”女帝面露明悟之色。
“核心弄明白了,下面就是決定造什麼,以工代賑因能活命,積極性遠比徭役更大,承受能力更強,一些往日不好乾,不能幹的,但因財力短缺為沒敢成的事,就可以幹起來了!”
“加之賑濟範圍,往往不限於一縣一郡,便可以聚集民力佈局大局,避免重複工程出現!”
“這就是工!”
舉一反三,女帝快速問道,“怎麼說的話,賑,就不單指救災活命?”
“自然!”
方程端起茶壺,一壺茶水注入杯中,待杯滿不曾停止,待碟溢依舊,直到茶水向著桌面擴散方才停手。
“錢糧如水,財政如壺,如何普惠大眾,就需要像剛才這般,層層溢滿,水量雖少但持久,找塊麻布一擦一擰,又可得半壺茶水,從而開啟下一個迴圈!”
“災荒之年,一切固有規則將會受到衝擊,透過以工代賑的模式,可重定規矩,這種方式比殺戮柔和,比政策具有強制性,同時也更讓容易讓人接受!”
女帝臉露大喜,“循這邏輯,只要掌握好度,這壺茶就可以一直倒,表面的損失,實則是增強民力,再透過戰爭,經濟等手段,便可民富國強!”
“理是怎麼一個理,做則要考慮良多!”
九州大陸,不跟你講什麼以人為本,只能透過降息放水形成的花灑效應,解釋財政對於民力恢復的作用,反正也是殊路同歸,不影響理解就行。
“解釋完道,就可以回到術本身,以工代賑的術法,在於高效與再分配,高效等同於節省,再分配則可穩定人心!”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夠了,接下來就是如何套用。
若是套用都不會,那才是真見了鬼!
至於姐姐能否影響到宮中那位,就和他沒什麼關係了,再糟不過是整理行囊,帶著姐姐跑路他國。
看著眼前風輕雲淡的弟弟,女帝真的很強問一句,你是從哪裡知道這些。
別提什麼讀書?
她安排給方程的書院,放眼太安城確實不錯,但也僅僅只是不錯,可方程說出來的東西,顯然已自成一套體系,這東西自悟或許可能,卻絕不是方程這個年紀能做到的。
那麼只有一個可能,方程的出生。
一想到一年前,突然出現在城中的方程,女帝查了卻什麼都沒查到,直到兩人認親為姐弟,這種查詢在才告一段落。
可今日女帝又想重查,不是懷疑什麼,而是她覺得能給教給方程這些知識的人,對方程,對武朝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