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07章 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

看著桌面上字跡,女帝微微皺眉,“此計,是否出自晏子春秋?”

九州紛亂,六國不想亡國,那就得不斷的去學習,去完善自身。

從歷史中學教學,從鄰國身上學良政。

對帝王官員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各種消失與歷史長河中學說也被人挖了出來,新式理念更是層出不窮。

以工代賑的思想,武朝並不陌生,只因宋人早就帶頭幹了,只是不曾像方程這般提煉成特定的片語。

“以工代賑,角度不同,利弊也有所不同,關鍵在於取捨與決策!”

“春秋之時,晏幾道率先開創出以工代賑的模式,有此良法,那為什麼宋人之前少有人用?”

老祖宗是很聰明的,很多法子都是治國妙法,奈何屁股決定一切。

國民的概念不曾誕生,封建王朝賑災核心在於平亂,而非救人。

宋人善用,是因為宋人有錢有糧,經濟賬一算,更為高效的以工代賑就首選,絕非以人為本。

“耗費太大!”

女帝既能說出晏子春秋,自然是知道晏嬰與齊王的對話,說到底就是齊王心疼錢財。

“耗費太大隻是表象,核心在於朝堂上的高官有沒有把民眾當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人人都懂,可真正做到的帝王又有幾人?”

“宋人表面做了不錯,實則不過一裱糊匠,術抄到了,道卻沒去探究,一代代照搬下來,使之湘軍編制越發臃腫,財政負擔越來越重,若非靠著通商,商稅,令全國錢糧週轉保持在一個極高速度上,宋人的財政早就崩盤!”

“宋人的財政會崩盤?”女帝眨了眨眼,她怎麼就不信呢?

宋人啊,九州財神爺!

多的不提,每年對各國支出的歲幣,累積高達三千萬兩白銀,看的誰不羨慕?

要知道綜合勢力最強的大明,一年的賦稅也不過六千萬兩,而武朝乾脆只有一千五百萬兩左右。

方程現在說宋人的財政會崩坍,要不是有前期的鋪墊,女帝多半會將其視為瘋子。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要不是財政出問題,宋人為什麼要連翻改制?前有慶曆革新,現有熙寧變法,這些都是有苦自知的表現!”

宋人財政有問題是真,可光看出了沒用,透過多方面的手段,宋人已經構建了一道道護城河,以目前九州各國對於經濟的理解與手段,很難對宋人財政產生精準打擊。

“有道理!”

女帝眼神灼灼,顯然在思量著什麼。

“姐,宋人在經濟上的認知,就像武人天生對於武力的崇尚,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帶來隱患,但在絕對的優勢面前,些許隱患不是那麼好抓的?”方程提醒道,避免她想太多。

聞言,女帝嘴唇微張,本欲進一步詢問,但最終化為一聲嘆息,“還是說以工代賑!”

六國能裂九州而自治,自然是各有自身的長處,這些長處若是好解,早有大國湮滅與歷史中。

方程點了點頭,“想要玩明白以工代賑,就必須搞清楚兩點,工及賑究竟對應什麼?”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