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套用宏觀收入分配理論,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攤丁入畝這一政策,從誕生開始就註定失敗。
現實與理論對沖,在看不到任何失敗苗子的情況下,李延年很難說服自己。
相較於李延年自我懷疑,李延庭則站在失敗這一面,“其實不需要套用先生理論,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無論是明人之前搞的一條鞭法,還是現在弄得攤丁入畝,都不過是一時的強人政策,政策的成敗在於強人,強人一死,政策註定消亡!”
“或許就是因為這這點,先生之前才會說,想完成宏觀分配,最佳的選擇就是減少政策對分配環節的干預,將分配環節交還給市場,透過提高資源配置,強化市場機制來反饋分配結果!”
李延庭的語似驚雷,一下子將李延年混沌的大腦炸開。
“人亡政息,不受任何的掌控,好的政策,對的改革,制定之前最好將人因素拋棄,相較於人的意志,市場機制則屬於眾生意志,慣性一旦產生,任何人想修改就將千難萬難,與其等待市場反噬,不如和塵同光,達到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關係。”方程寬慰道,“延年你之所以對理論產生懷疑,非理論有錯,而是如今的市場機制了缺了一角,這一角我稱之為金融!”
“簡單的理解,經濟是對資源的分配,金融則是財富進行分配,後者不產生直接財富,卻可對經濟活動進行補充!”
“舉個例子!”
“為了改善居住的條件,我現在需要購入一套房屋,我與原房主進行買賣的過程是經濟!”
“但這個時候我因為錢不夠,需要找人借貸一定數目的金錢,這個過程就是金融!”
“相較於已經成熟經濟行為,金融行為則不受監管!”
“青苗法除去對常平機制的補充,亦是拗相公為了打壓宋朝民間濫用的金融手段!”
“可惜都失敗了而已!”
方程攤了攤手,直言道,“失敗的原因除開強人政策,直接干預外,還有宋朝缺乏對於金融市場的管控,自身沒有優勢,只想透過政策強制,無異於夢裡說書!”
“武朝目前的金融行為很少,金融市場一片空白,若是能透過皇室主導,氏族支援,不僅可以補齊短板,刺激境內的經濟行為,更可從根本上解決高利帶來的弊端!”
李延年有些明悟,“說到底,我們武朝就是要學宋朝搞錢莊,不同在於錢莊當掌握國家手裡,而不應學宋人將錢莊歸入個人,同時也可對高利進行限制?”
“不錯!”
“宋人的錢莊謀取的是私利,服務的主要是商人,商人作為經濟行為中佔據優勢地位的群體,他們對抗風險的能力更強,賺取的利益更豐,錢莊兩頭吃錢的行為,商業成功這點付出不過是皮癬,可對於百姓則完全不同!”
“工具沒有好壞,主要看我們怎麼去使用工具!”
李延年附和道,“那先生若是讓你來操盤,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