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無事,方程乾脆跟著小虎出去轉轉。
大營內,人影交錯,搖曳不斷,不是在組隊就是在為接下來進山做準備。
不過似方程這樣的不多,更多還是等待被挑選的平民府兵。
“這些人得了徵召,但最後能否進山,還要看有沒有人願意帶他們,沒有還是得離開,一般來說他們會守到十一月中旬,但比很多沒被徵召強!”
圈子不同,三六九等的劃分也不同。
能被徵召來此就是精英,可精英沒用還需人帶。
武朝發展到今天,四十年沒動武,卡了平民上升的通道,也卡了武家子弟晉升之路。
“徵召之前難道就沒算過嗎?”
“算肯定算過,但意外也有,這些人能來,六七成還是能進山,關鍵就看怎麼談了,是要功還是錢,要功自降一點要求,願意搭把手也少,反正就是幹活的,只要不分軍功,帶了就帶了,可更多還是要軍功,畢竟平民拖不起,軍功能早點湊齊就早點!”
冬狩,兩記軍功是死的,參加了都有,但也不缺機動的軍功,像方程即將帶的三十人團,安安穩穩的把冬狩進行下去,機動軍功至少有七八記,遇事可能還會更多。
進山就是為了軍功,可平民還需衡量收益。
冬歇了,百業停擺,這不代表沒事可做。
相較於家底耗的武家子弟,平民府兵正好卡在一個上不上,下不上的位置,這些人有裝備有武力,野外冬狩他們要靠人帶,可回到城內,他們一年準備和傳家禦寒裝備,足以讓他們無視城中風雪,去賺那份普通想賺而賺不到的錢。
但同樣的,他們消耗也大,無法乘著冬歇賺到足夠來年花銷的錢,捱餓也就算了,就怕體能下降,導致武力下跌,從而廢了一輩子的夢想。
“都難啊!”
想清楚這裡面的事,方程不由長嘆一聲。
任何社會,人多了就得卷,越往上爬需要的人越少,運氣要有,抉擇也很重要。
“是啊,都難,沒有戰爭,軍功就不好拿,有多少人真的能熬出,很少,很少!”
小虎從養濟院出來後,靠著家族的餘蔭入選羽林幼軍,願意付出就不愁軍功,可更多的人想付出你都沒路子。
“明年或許會好一點!”
小虎搖了搖頭,“輪不到他們,個人武力只是一部分,還需要懂得軍陣的配合,除非出現大範圍的戰損,他們根本沒機會上戰場,當然邊境真的開戰,後勤上混幾記的軍功還是有希望的!”
四十年沒大戰,被軍功卡住的人多了去了。
就算那些已經上岸的官員,依舊需要軍功夯實自身。
“情況總歸會好上不少!”
軍功制也好,文治也罷,前面不退,中間不進,後來者都沒有機會。
過去平穩的四十年對於武朝未必是壞處,但必然有一大批人被耽擱,但總好過四十年前,武家綁架朝堂,將整個武朝推進戰爭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