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選制,是宋朝儲君之位的補充,能否上位全看運氣。
運氣到了,化龍而上。
運氣不到,落地成泥,自此再無蹤跡。
可人心愛賭,黨政,思想激烈的宋朝,在朝百官又怎麼可能將自己的未來壓在運氣上?
每逢宋帝人生走到末尾,必會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儲君爭奪戰。
趙眘為異界宋朝第十代皇帝,而非如前世正史從完顏構手上拿到帝位,不為別的只因為異界的宋太子趙恆自己放棄,趙構本人又太廢,反倒讓下一輩的趙眘直接一步從趙佶的手中將皇位拿到手心。
更關鍵是趙眘是宋朝太祖系後代,其上位象徵了太祖一系重貴廟堂,大大的緩和了宋朝早年埋下的奪位隱患。
如今趙眘在位已經六十多年,高壽八十三歲。
朝堂趙眘先後重用李綱,張浚,洪适等人,軍事上扶起宗澤,岳飛,韓世忠等將領,並與在位第六個年頭,掀起了一場長達十五年“隆興變法”。
這場變法與武朝霸業,一起在四十年前同歸於盡。
不同在於,四十年前戰爭爆發在冀州,戰後武朝需要為此買單,宋朝雖敗卻沒有留下什麼欠債。
加之戰後,武朝皇帝輪替,到了女帝這邊已經是第三代,趙眘則穩坐宋朝,意志貫徹。
“果然是禍害遺千年啊!”
在位六十年,穩坐朝堂五十多年,想象都讓人感到頭皮發麻。
“趙眘不慫,如今他距離千古一帝的功業只剩下最後一步,這回沒病死,剩下的時日不多,他接下來只會加緊加快,不僅他會瘋,他麾下臣子也會跟著瘋!”夏老頭滿臉無奈。
皇位交替,必有亂局。
趙眘要對自己的一生畫上句號,其所重的高官也需要功勳,與下一朝站穩腳跟。
理論上,一朝天子一朝臣。
可要拿下了河西,太子登基後也得禮重與他們,光環不散,這一班的重臣就能一直拖下去,拖上個七八年,現在已年過六十年差不多也該死了,到時候第三代皇帝上來,這班重臣便有“三朝元老”的加持。
就算沒拿下河西,只要戰爭還在打,這批重臣也不會輕易輪換。
只要開打,對於宋朝本班重臣而言都是好事。
“一切都是為了利益!”
一番盤算,方程算是徹底麻了。
“利益動人心,三朝重臣的誘惑,河西軍功免後患,拿不到也可以多十幾年佈局,只可惜我們是靶子!”
方程能想到的,夏算盤也能想到。
可破解真的不好解,趙眘和他的班底準備了怎麼多年,除開自己的死期沒算到外,其他都算到了。
“那就只能打!”
“所以你的雪橇,必須加快定版,就算有些翻車的風險,我們也能承擔,關鍵是輜重要能上前線!”
宋人要打,武朝不可能在此慫了。
那隻能準備,頂的上要頂,頂不上也要頂,說什麼也不能讓河西交給宋朝。
“三天時限還有兩天,最晚後日中午,我會定版!”拳頭敲了敲桌面,方程珍重的保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