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
“糧食來了!”
“有糧了,終於有糧了!”
未等黃奕起身,滔天的歡呼聲從碼頭上傳來,緊跟著遠方巨大的黑影破開重重迷霧,露出真身。
船!
一艘吃水極深的糧船,於船一起出現還有沉悶的號聲,一陣有一陣,如夢如幻,聽得不是那麼真切,卻給碼頭帶來新一輪的高潮。
“還愣著幹嘛,趕緊給我動起來!”張高東拍著欄杆大喊道。
船來了,糧也就有了。
武朝的河船沒法和明朝海船比,但一艘的糧也不少了,再說了有了第一艘,第二艘,第三艘還遠嗎?
根據協議,這一批次,武朝可是來了十三艘,每艘兩千石,合計兩萬六千石稻米。
兩萬六千石,不足以鎮災,卻可以將如今兩淮民心重振起來!
因為這是武朝的糧,曾今敵人的糧食,他們的皇帝能讓武朝給他們送糧,還有比這更能彰顯正德威儀的事嗎?
“第一批糧到了,我也該回朝了!”
出訪的事已經做完,黃奕如今一心就想回去。
“不急,不急,我知道你想著趕著回去,過年嗎,誰都想,不過聽我的再待兩天,後面我來安排,直接從下邳走,你不用繞東海進青州!”
張高東現在怎麼可能放黃奕走?
黃奕走了,宣傳工作怎麼做?
武朝出使明朝路不好走,是因為繞路,如今兩家成盟了,如今又送上這般大禮,明朝又怎麼可能讓黃奕繞路回家,直接走從下邳走,進青州泰山郡。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怎麼走,被說一兩天,快的話三四天的路程都能給黃奕節約下來。
“黃先生,你可不能走,你現在走了,傳出去,這不是打咱們臉嗎?”
“下邳路好,有馳道,快的兩天就能穿過去!”
“酒宴都已經準備好了!”
張高東說完,一種徐州官員連忙勸道。
兩萬石稻米,買花不了幾個錢,可如今這兩萬石是救命的糧,徐州的官員更不可能將黃奕放走。
……
“算算時間,這個點,武朝的糧也應該到了?”
英武殿,巨大的沙盤直接將殿內空間擠壓走六成,正德帝手仗指向運河的方位,問道。
“應該是到了,按照我們和黃奕的口頭協約,第一批十五萬糧當份四個批次,第一批次等怎麼久,主要是武朝的船都歇了!”
武朝進入冬歇,運河也凝冰,重啟需要時間,因此才拖到現在。
“糧到了,那就動手吧,這一會我朕要把宋人從泗水趕出去!”
正德什麼都吃,就是不吃癟。
從暴亂開始到如今快一個月,各方面準備都已經齊全,就等武朝的糧到了,如今糧到了那還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