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被宋朝商業捆綁了數百年的後唐,早已淪為宋朝的吸血包。
天府之糧,十成利潤,七成在宋,三成在唐。
巴楚鹽業,定價權在宋,而不是在唐。
再配上一手交子。
那畫面根本不敢想,光案牘司知道的,後唐每年逃唐者便有十萬人,其中大部分沿著秦嶺進入宋朝,少部分進入荊州。
逃唐者,可不是後唐平民,打底至少是有寒門,這些人對於一個皇朝而言代表了什麼,但凡有腦子都知道。
可惜,後唐就算想要阻止,其也無力去做。
若非有群山為屏,後唐那就是失血,而是已經被宋,楚分割。
“正是看到了後唐的下場,我朝才沒完全落入宋朝的算計中,可惜就算防了怎麼多年,也沒完全防住!”
米麵之改的影響力,自從被方程提出來後,不知被人解讀過多少遍,不同層次不同理解,層次越高想的越多。
至於結論,無不令人背脊生寒。
期貨之計,要不是方程提出,換了一個人,同樣有背景,有身份,有能力,你看夏老頭會不會推。
商業領域,面對宋朝世家,商賈,武人不想低頭也得低頭。
“那到時候就見見唄!”方程應和道。
做事要錢要人,方程可不覺得單靠自己就能做城市,勳貴豪門弟子有自己的脾氣,但更有對應的格局。
只要方程能壓得住場子,便不用擔心壞事,至於怎麼壓服那些庶子,方程手裡可是有好幾鍋雞湯。
……
清河郡內,風雪漂亮,大河之畔,數里聯營,無數兵馬再次匯聚。
“什麼時候了?”
中央帥帳內,大司馬放下最後一卷宗卷。
岳飛的影子還沒抓到,不過好訊息委實不少。
明軍兩線,一防一攻。
防線,自北向南,北以武朝陰平為起點,中間串聯蕭縣,留縣,相縣,南則一彭城為終點,三百里防線佈下明武雙方佈下八萬大軍。
攻線,一路向西吞下沛縣,豐縣,兵力自此一分為二。
主力從北向南,迴歸明朝疆內,三日前已深入兩淮,配以從東向北明朝鎮壓力量,兩淮暴亂眼看就會出現新的轉機。
另一路大軍,以山地為壁,神機營殿後,將岳家軍支援的主力擋在徐州門外。
光從這些佈局來看,明軍兵力已經在戰爭早期完全展開。